原载:《红色荆楚》2011年3月 第1期
12月29日上午8:20分,晨雾还未完全消散,仍然依稀可见它那朦胧的面纱。任弼时之女任远芳、苏兆征外孙刘煜奋(刘亚楼之子)、陆定一之子陆健健等革命家后代代表在黄黎民执行会长的陪同下,前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鄱阳街135--139号的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虽然纪念馆在装修之中,但是他们还是毅然前往寻访了先辈在那里留下的足迹。

走近纪念馆,门首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八七会议会址”几个大字即映入眼帘,让人从心底涌出一阵激动与敬仰之情。就在此地,革命家后代代表任弼时之女任远芳、苏兆征外孙刘煜奋(刘亚楼之子)、陆定一之子陆健健等和黄黎民执行会长留下了他们永恒的回忆。

八七会议会址为一栋三层的西式楼房,建于1920年,原是英国人建造的公寓,名为怡和新房,一楼是外商开办的商店,二、三楼为住房。国民革命军北伐占领武汉后,二楼是苏联援华农业顾问洛卓莫夫的住处,“八七会议”就在洛卓莫夫的住房内召开。

回顾1927年那场蒋、汪叛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革命处在一个十分紧急的关头。就在8月7日,中共中央举行了紧急会议,亦即“八七会议”,瞿秋白、李维汉、任弼时、毛泽东、苏兆征、罗亦农、张太雷、邓中夏、陆定一及邓小平等人参加了会议。

这场会议及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选出了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湘、鄂、赣、粤等省秋收起义。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并在会议上发言,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会议选举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委员为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候补委员为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会后,临时中央政治局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由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

由于会址正在装修之中,革命家后代代表寻访团简单的参观了八七会议曾经通过的《告全党党员书》《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等重要文件的复印件、全部会议参加者的照片。而当年一批与会代表使用过的物品实物,其中包括任弼时戴过的帽子、邓中夏写的书、瞿秋白送给夫人的胸针等等皆因会址的装修没能依次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