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红色荆楚》2011年3月 第1期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原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小,始建于1918年,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内有七幢融合西式风格的学宫式建筑,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纪律检查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即中纪委的前身在此诞生。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建设规模系国内全国党代会纪念馆之最。


2010年12月27日10:30分,参观完毛泽东同志旧居,革命家后代寻访团接着参观仅一巷之隔的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与同条街上的农讲所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互相映衬,形成了一片“红色景区”。


革命家后代在讲解员的解说下,走进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大家瞻仰着主席台右上方悬挂的写有“C.C.P”(“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字样的红旗;大家望着会场四周烙上鲜明时代印记的标语,如“工农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万岁”“反对白色恐怖”“争取非资本主义前途”等,表情开始变的凝重。这一系列革命烙印仿佛将在场的后人们带入了80多年前大革命时期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为了牢牢记住那一刻,为了让灵魂在这革命岁月的熏陶下再一次接受洗礼,革命家后代纷纷在此留影纪念。


任弼时(任远芳的父亲)、苏兆征(刘煜奋的外公)都曾参加了中共党的五大会议,也都当选为中央委员。他们参加这次寻访特别激动,也感到特别自豪。


接着,后代们来到陈潭秋曾经教学的谭秋校区,始建于1918年,其前身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小。在陈潭秋的带领下,这里很快成为当时中共在湖北的一个活动中心,他直接或间接地引导不少进步师生走上了革命道路。


这次参观的红色后人之中伍一曼女士的父亲伍修权就是在潭秋老师的启蒙和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的。走进父亲曾经读书的教室,72岁的伍一曼女士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满怀深情的坐在父亲曾经吸取革命知识的座位上,自豪的向大家讲起父亲当年铁铮铮的历史:“1950年,父亲作为中国政府特派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痛斥美国侵略者,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她还陈述了父亲对武汉深厚的感情,表明父亲越老越“想家”。


在伍一曼女士的提议下,革命家后代代表任远芳、黄黎民执行会长、詹晓萍总经理等在伍修权曾经读书的课桌旁留下合影。


随后,大家前往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历史陈列馆,任弼时之女任远芳、黄黎民执行会长、詹晓萍总经理在部分中共五大代表蜡像前留影。端详着父亲任弼时年轻时的蜡像,任远芳会意的笑言道“弟弟像极了年轻时的父亲”,走到“五大书记”之一的父亲铜像面前,任远芳随即说道“这张戴眼镜的铜像倒是很像我记忆中的父亲。”

最后,任远芳、伍一曼、张虹生夫妇等革命家后代继续参观陈潭秋夫妇卧室、伍修权办公室。在专辟的伍修权史迹陈列室内,伍一曼惊喜的发现一张老照片“1941年5月奉调回延安前,他出于对工作大局和孩子安全的考虑,把唯一的儿子留在了兰州,出发前他与妻子张敏兰及长女伍一曼、儿子伍天福的合影。”“想不到这里还有我小时候的照片”,伍一曼惊叹到。


整个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在此参观完毕,在出口处,参访团留下合影,并展现出带有红色文化标志性的两面小红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