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郭迪明)4月18日至24日,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陕甘支队历经长征抵达甘肃9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著名红色文化活动家、中国红色文化交流促进联盟副主席、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兼湖北省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红网湖北红网编辑部主任兼总编辑、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常务理事、欧洲湖北总商会名誉会长、湖北省红色儿女联谊促进会会长、湖北四野后代联谊会会长、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兼《延安颂》副主编、湖北省黎民红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黄黎民一行,赴甘肃参观考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山丹艾黎纪念馆和玉门油田老市区,到访抗日红色百年名校兰州大学。

黄黎民一行在张掖市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参观,了解西路军西征史实和战斗情形,深切感受到西路军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西路军忠诚于党、信念坚定的政治信仰,英勇无畏、敢于斗争的革命勇气,同仇敌忾、生死与共的团队精神,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深深影响和激励着广大党员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英勇奋斗。



山丹艾黎纪念馆是为纪念国际友人新西兰路易·艾黎而设立。艾黎1927年4月来到中国,在上海积极参加国际性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并向国外撰写了大量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文章。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了工业合作社运动,成为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的一支独特经济力量,并为供应战时军需民用、特别是援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游击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甘肃省山丹县创办了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为办学宗旨的培黎工艺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能吃苦、讲实干的技术人才,在华生活和工作了60年,将毕生献给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建设事业。



黄黎民一行特地来到玉门油田老市区参访。玉门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第一个石化基地,培养造就了“铁人”王进喜等一大批石油工人楷模,为当代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黎民一行拜谒王进喜塑像,追思他为甩掉我国“贫油落后”帽子不懈奋斗的光辉生涯,追寻“铁人”足迹,学习和继承他“一生信仰铁与火,祁连山上立标杆”的精神风范。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院校。创作于抗战时期的兰州大学校歌已经传唱了80余年,充分展现了兰大学子以天下为己任、勇担国运的英雄气魄和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黄黎民一行参观了兰州大学校史馆红色记忆展览,拜谒革命烈士纪念碑。随后与校方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校党委书记马小洁介绍了学校历史和开展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情况,黄黎民副主席介绍了中国红色文化联盟开展红色文化活动情况,双方就“思政+红色文化”战略合作、加强大思政育人体系共建、红色文化精品创作、红色文旅服务融合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


十余年来,黄黎民同志先后五次到甘肃参访红色文化纪念地。此次甘肃红色文化再访之旅,得到了当地相关单位和红色文化工作者的支持与协助,中国红色文化交流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湖北省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红网湖北红网编辑部副主任兼秘书长詹晓萍等参加了上述活动。中国红色文化联盟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湖北省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红网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副总编辑莫列义参加部分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