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下午,著名红色文化活动家、中国红色文化交流促进联盟副主席、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兼湖北省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红网湖北红网编辑部主任兼总编辑、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常务理事、欧洲湖北总商会名誉会长、湖北省红色儿女联谊促进会会长、湖北四野后代联谊会会长、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兼《延安颂》副主编、湖北省黎民红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黄黎民同志一行来到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参观山丹艾黎纪念馆。


山丹艾黎纪念馆于2012年正式修建,为纪念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而设立,并加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山丹战役纪念馆牌子,是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987),新西兰著名的教育家、作家,1927年4月21日来到中国。20世纪30年代,艾黎在上海积极参加国际性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并向国外撰写了大量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文章。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了工业合作社运动(简称“工合”),成为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的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并为供应战时军需民用、特别是援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游击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40年代,他在甘肃省山丹县创办了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为办学宗旨的培黎工艺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能吃苦、讲实干的技术人才。邓小平称呼他为“我们的老战士、老朋友、老同志”。1982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同年被新西兰政府授予“英国女王社会服务勋章”,1985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公民”称号,2009年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发起的网络评选活动评为“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在华生活和工作了60年,将毕生献给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建设事业。


艾黎情系山丹,把山丹视为他的“第二故乡”,1953年定居北京后,曾先后六次访问山丹。1979年6月,在第四次重访山丹时,决定将自己收藏的近4000件文物全部捐赠给山丹人民。甘肃省政府于1982年6月建成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1984年,为纪念他的战友乔治·何克,艾黎在兰州同老校友倡导兴建了山丹培黎图书馆,并为该馆捐赠了2400多册新图书。1984年12月2日,艾黎提出新建一座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改善山丹农业基础条件,改进畜牧业和林业的管理方法。1987年4月21日,在纪念艾黎来华60周年之际,该校正式开学。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接受艾黎委托,任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第一任名誉校长。1987年艾黎病逝于北京,临终前嘱托他的义子段士谋将他的骨灰撒在他工作和生活的山丹四坝滩上,他要与山丹人民永远在一起。


本次山丹红色文化寻访之旅,得到了当地相关单位和红色文化工作者的支持与协助,中国红色文化交流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湖北省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红网湖北红网编辑部副主任兼秘书长詹晓萍等参加了上述活动。
(供稿:溪林迪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