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在于其科学体系和理论观点,而且在于其科学的方法论。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的思想还渗透在当代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中。各国学界积极推动“在场的马克思”对话,以当代现实情境下的研究回答对马克思的质问。从生态学、可持续发展、阶级意识和阶级结构、消费社会批判、环境伦理学等角度展开的经济学研究,从异化思想、历史语言学、文化哲学等角度展开的文化研究,从意识形态与霸权理论、空间理论、国际秩序论等角度展开的政治学研究,等等,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研究视角的拓展。这些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的理论探讨,无一不证明马克思的思想火花所具有的惊人穿透力和强大说服力。
无疑,马克思的思想遗产仍将是社会科学研究中长久的基石,释放无尽的正能量。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