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记忆
汝城解放前夕的四拱桥阻击战
2021-06-10 18:35:56
作者:康初春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在距离湖南省汝城县县城西边1公里,两山挟持的浙水河上,有座横跨两岸的古石桥,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原名天寿桥。嘉靖八年(1529年),将原来的石墩石板桥,改建成四孔石拱桥,就称之为四拱桥。乾隆十四年(1749年),四拱桥经彻底修复后,每个拱的跨度10.5米,全桥长共63米,宽5.6米,高7.4米。古青石拱桥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洪水的冲击仍然挺然屹立,雄伟壮观。1958年修建宜章、汝城、桂东公路(即现在的省道S324线)利用通汽车,核定载重13吨,近年还通过了上百吨的载重量,桥体依然如故,这座桥是汝城县城西出,通往郴州的主要道口,汝城县宣告解放的前夕,在这里打响了一场激烈的阻击战,《汝城县志》称之为:“湘南支队与保安十一团的战斗”。

    1949年6月13日,汝城县各人民武装部队及北上先遣队3000余人枪汇集整编,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湘南支队后,支队司令部研究部署了围攻驻汝城县城,湘军保安十一团李可才部的战斗,李可才部共有3个加强营,1200余人枪。随着解放军湘南支队将形成的包围卷逐渐小,李可才部企图弃城突围逃跑。6月24日晚侦察员得到了李可才部要出逃的准确情报,湘南支队立即组织1000多人枪分头截击逃敌。当时,第一、三大在县城西北的马桥准备围攻匪首,被国民党薛岳封为“湘粤赣边区剿匪司令”胡凤璋刚潜回的老巢上古寨,接到支队命令后,迅速从马桥撤出向县城挺进。25日凌晨三时,第三大队300余人,在大队长朱亚雄的带领下,赶到四拱桥西岸一带布防,共布置了9挺机枪封锁桥面,大队长朱亚雄命令战士们不能发现敌人就随意开枪,要等敌人通过大桥听指挥员枪响后才发起攻击。天放亮时,一长串由部队及后面跟着的挑行李、抬轿子、骑马的队伍,终于从大队长朱亚雄不时观察的望远镜中出现了,正匆匆忙忙走进拱桥。判断是李可才部溃逃的队伍后,大队长朱亚雄举起手枪“砰砰”朝天两枪,煞时间枪声大作,机枪步枪同时向敌人猛烈开火,在机枪的掩护下战士们冲向了拱桥,当即俘获敌军50多名,同时后备队迅速占领了制高点,敌人的后卫排丢弃前面的行李、箱笼、箩筐、财物,以及轿子马匹,仓皇回逃。战斗中我军排长胡眉寿不幸中弹英勇牺牲,为了人民的解放献出了38岁的宝贵生命。敌人的后卫排逃跑后,还没走出多远就被第一大队包抄歼击,全部缴械当了俘虏,缴获长短枪18支,我军取得了四拱桥阻击战的全面胜利,6月25日汝城县宣告解放。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湘南起义策源地——汝城(组图)
·下一篇:无
·湘南起义策源地——汝城(组图)
·人民战争制胜法宝最初实践与成功运用在汝城的探讨
·论汝城“新湖南”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先声作用
·汝城县城的革命历史印迹
·叶挺独立团旗开得胜在汝城
·汝城县新发现红军第三集团军外出证章(图)
·汝城县苏维埃政府1927年9月28日成立
·汝城红军井的故事
·毛泽东到汝城接应湘南起义部队(组图)
·行走在老区汝城的红色经典里(组图)
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