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石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龙门伊阙南部伊川县境内大莘店龙头沟,这里有九条沟溪,世称九龙之地。沟中有泉曰黄龙泉。石龙即位于龙泉之北沟壁上。神奇的是该地区皆为深厚黄土,唯石龙是天然岩石层,龙泉水常年流淌不息。长达九十余米的巨型天然石龙,被誉为“天然第一龙”、“世界第九大奇迹”。
巨型天然石龙的发现,揭开了中华龙神秘的面纱。这个由天然岩石组成的石龙,长九十余米,高近十米。所有关于龙的特征应有尽有。 史料中关于神龙的记载,在这里均能得到印证。北京大学考古学家李仰松先生赞伊川天然石龙曰:“石龙腾飞中华志,古今敬仰民族魂”。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史念海先生题词:“天造地设,蔚为奇观”。天然石龙春夏秋冬景观奇异,形象类似通天神物(附图)。诗曰:“巨石成龙潜深渊,久埋平野不计年。日月经空逢盛世,吞河吐珠上青天。”《中华龙·龙的奇迹》载:“河南省伊川县龙头沟巨型天然石龙,世界九大奇迹之一。”
《竹书纪年》记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称,又曰伊耆氏。” 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四库全书》、《帝王世纪纂要》均沿袭《竹书纪年》的记述。伊川古有“伊侯国”之称,安阳殷墟甲骨文卜辞中有“又牧于伊侯”的记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第一代炎帝神农氏诞生即在伊,据《春秋纬·元命苞》记载:“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龙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 这是流传千载的创世传说,少典妃有娇氏女登曾在此处游玩,看到这个巨大逼真的石龙,心中惊喜万分,敬之为神龙。女登诚惶诚恐、激动、兴奋。回去后把自己的所见之石(神)龙的景象告知少典,少典是伏羲的后代,属龙族,当然也高兴激动,后来女登孕而生子,其子长大后教民发展农业,研究历法,确定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成为农业之神,即为炎帝神农。因神农是有娇氏女登看到石神龙后生的孩子,又称神龙氏。后世就把少典妃感神龙首生炎帝神农的事变成神话传说流传下来。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之说就传开了。龙既然是人们敬畏的通天神灵和寄托的精神象征,于是,水中能游的鱼、鳄,地上能爬的蛇、蜥蜴,天上能飞的鹰,会奔跑的鹿、马、驼、虎、牛等等,都被幻化为龙的一部分。对中华民族文明与进步有重大贡献的盘古、伏羲、女娲、三皇五帝和历代各民族的杰出人物,也被作为龙的代表或龙的化身。
由石龙向东的常羊山岭,有伊川古城南有裴李岗文化和伊川土门仰韶文化遗址,是炎帝神农氏在这里生活的佐证。
天然石龙有关龙的特点一应俱全,且象形逼真,神形兼备,这是其他任何时期人工塑造的龙所无法比拟的。天然石龙的形象是上古先民心目中想象的通天神物,有巨大的形体,巨口、有牙、有眼,头上有角,曲折蜿蜒之身,背上有飞翼,身下有足。春夏秋冬四季,因不同季节太阳照射角度不同,草木颜色不同,天然石龙身上参差不平的石块产生的阴影也不同,好像神龙能不断的变化和变幻,时而模糊,时而清晰。于是先民就以石龙为原型,幻化出一种与天然石龙形象类似的通天神物。
春季,石龙四周的草木发芽,石龙看起来清晰,被认为是龙登天之象。 空中的闪电成了这个神物腾飞太空时的形象,呼隆隆的雷鸣成了它呼风唤雨的叫声,百姓祭祀神龙,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夏季,草木繁茂,石龙被草木所覆盖,百姓认为龙到天上行云布雨去了,但隐约可见龙的雄姿,正是龙“或跃在渊”的潜龙实景。
秋季,石龙身上的草比周围土上的草先枯黄,好像龙又从天上回来了。
冬季,草木干枯,石龙的颜色与周围土色一样,不易识别,尤如龙潜藏起来,即“潜龙勿用”。当大雪过后,天气放晴,石龙身上的雪先溶化,周围白雪尤如天上的白云,石龙好象在云中腾飞,为“飞龙在天”之象。
这就是《说文解字》上对龙的描绘:“龙,能大能小,能短能长,能幽能明,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肉飞之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