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说明:湘潭大学退休教师、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曾子其,1996年在湘潭大学纪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后,初心不忘,退而不休,长期担任学生“义务辅导员”,自发带动离退休同志实施“全程育人”计划。从地方基层党委到高校,年逾八旬、党龄已过“花甲”的曾老始终怀揣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情,积极投身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在青年学生中播种信仰,为广大学生成长成才指路引航。回首望去,“曾子其”式老党员们用滚烫初心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湘潭大学退休教师、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曾子其,1996年在湘潭大学纪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后,初心不忘,退而不休,长期担任学生“义务辅导员”,自发带动离退休同志实施“全程育人”计划。从地方基层党委到高校,年逾八旬、党龄已过“花甲”的曾老始终怀揣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情,积极投身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在青年学生中播种信仰,为广大学生成长成才指路引航。
人老心不老,职退志不退。辛苦工作一辈子,退休后本可以过上清闲日子,可曾老却说:“我们党历来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方面肯定和支持老党员老干部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因此,我们老有所为是完全应该,也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在20余年的“老有所为”活动中,曾老既坚持积极作为,又能够量力而为,每天至少有两至五个小时的工作量;既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探索,又发扬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力争政治站位有高度,思想认识有深度,工作推进有力度。
作为一名高校退休干部,曾老心系学校发展,关注学生成长。在一次交谈中,曾老对我说:“我于学校复校初期的1975年从中共衡阳地委调入学校,参与和目睹了学校从一片荒山建成一座大学城,对学校的一切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诚愿为学校发展献白发。”1996年,曾老退休之初,恰逢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招生并轨、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工作正处于探索阶段。于是,曾老主动联系招聘单位,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就业状况,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和讲座,创新并编写《就业指导通讯》291期,约60万字,为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指导。此外,曾老十分重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据不完全统计,他至今与学生党员交谈交心1300余次,联系学生党支部和党小组近1000个,讲党课160多场,发表“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学生党员教育”等方面的文章340多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曾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尽己所能发挥余热,其专著《初心》也于2016年正式出版发行。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曾老积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曾老广泛查找资料,浏览学生党建网站,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形成了一份有实例数据、有针对措施的分析报告,提供给从事学生工作的年轻干部参考。一方面,曾老通过“小纸条”为欧定余、杨建军等一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青年教师“传经送宝”;另一方面,曾老关注老年人才发挥价值,带动欧阳仁寰等一批“五老”骨干,下沉新生班级,指导学生开展“人生理想”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发挥真才实干中迎来“第二个春天”。
作为学生们的“曾爷爷”,曾老广交青年之友,努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充分运用艺术、时尚、情感等元素引导学生健康发展,通过交朋友、讲故事、聊生活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育当中,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学生贺富川家庭极其贫困,平时仅能依靠助学贷款维持生活,因母亲突然离世,他一度意志消沉,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为此,曾老主动找他聊天交心,3个月后终于打开贺富川的心门。当贺富川因凑不齐生活费,要外出打工时,曾老又主动联系学校相关部门给他发放临时补助金,帮助他顺利渡过难关,继续学业。
25年来,曾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忠诚于党、爱岗敬业的优良品格,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我姿态和立德树人、全程育人的师德师风。曾老表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他想为党活到100岁、工作到100岁,与更多叫他“曾爷爷”的同学做朋友。同时,他希望能带动更多的老师、老同志,把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理想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塑魂工程”做牢做实、做出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