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追忆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寻路”团队于7月23日来到了“两战圣地,红色沂蒙”,开展为期两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23日,“寻路”团队受邀参加了“2021年沂蒙山小调mix国潮音乐节”,在与活动策划方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今年,天蒙山景区品牌活动“沂蒙山小调音乐节”在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沂蒙山小调的基础上,加入了流行元素,使传统的红色文化和现代人们更为喜欢的潮流方式相结合,同时策划方也希望通过实践团队将“沂蒙好风光”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这种将现代音律融入到红色文化中的做法应该可以说是十分成功且新颖的。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沂蒙山小调年年唱,但今年不一样,在人们传唱的沂蒙山小调中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沂蒙山的辉煌巨变,他们利用歌声表达对党和家乡的深情讴歌了对祖国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祝愿和期许,同时也感受到了最淳朴的沂蒙民俗风情。
图为2021年沂蒙山小调mix国潮音乐节活动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文浩 供图
图为群众在沂蒙山游客们在横幅上留下的签名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明辉 供图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沂蒙山小调》是沂蒙的红色记忆。下午,“寻路”团队一行人来到了沂蒙山小调的第三代传承人——宋守莲老师的家中。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她是土生土长的沂蒙人,她用原生态唱腔把《沂蒙山小调》传唱了50多年。在与宋老师的交流中成员们了解到,她第一次听《沂蒙山小调》是在12岁的时候,虽然那个时候她不识字也没歌词、曲谱,但是每天守着喇叭听,听着听着就会了。18岁的时候,她第一次上台表演,当时的她并没有体面点的演出服,就借了件蓝底白花的上衣,穿了一件蓝色的裤子,当时在唱《沂蒙山小调》的时候,虽然当时比较大胆,但是毕竟第一次上台表演,也是非常紧张的。如今70岁的她还在一直给大家表演,同时她也利用假期时间成为志愿者,教育当地的中学生,教他们唱歌, “我是咱土生土长的沂蒙人,我要在这里把原汁原味的《沂蒙山小调》唱给更多人听。只要能唱,我就要一直唱下去。”宋老师如是说道。临行,宋老师还向成员们表达了希望能将沂蒙红色文化带到河南去,带进高校中的愿望,并鼓励成员们继续发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这些红色音符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更加璀璨的音韵。
图为宋老师和寻路团队成员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文浩 供图
7月24日,“寻路”团队成员们又来到了红色教育基地一孟良崮纪念馆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队员们先后参观了门厅、孟良崮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群众支前双拥厅,队员中的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场面庄严而震撼。在那场扭转战局的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的记忆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更是篆刻在了纪念馆中的每一处。
图为寻路成员在孟良崮纪念馆前的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文浩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