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三个系统之外,国民党改组派朱霁青在一九三 二年曾亲自到过锦西、义县一带,召集他的家乡中的一批人组成“辽吉黑民众救国军”,并向救国会系统内的义勇军进行拉拢。他本想独树一帜,但为时不久,便告结束,影响也很校这里,还须说明一下东北义勇军和张学良的关系。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时,奉行蒋介石的命令也为了保存实力,执行了不抵抗政策;但是他在东北沦陷以后,受到舆论严厉的谴责,不能不感到内疚,何况日寇是他的杀父之仇,因此他对抗日的东北义勇军不仅表示同情,而且极力予以支持。但是他又不敢采取公开的行动来支持义勇军,因为他既怕被日寇作为寻衅的借口,又怕惹起蒋介石的不满。因此,他对义勇军的支持,都是秘密地在各种名义的掩盖下暗中进行的。例如:他利用救国会名义的掩护,曾拨出很多枪械、弹药、被服和现款,交由救国会转发给义勇军。他曾用发行爱国奖券等方式给救国会以种种协助。他曾不断地用白绸条写成秘密手谕,命令关外旧部与救国会合作。义勇军将领到北平,他都随时接见,慰勉有加。张学良就是用这样一些办法来暗中支持义勇军的。
三、东北义勇军的活动,除已有其他同志专篇纪述外,兹再概述如下:
(一)黑龙江、吉林各部
1.马占山部:在马占山未到龙江就任黑省代理主席以前,谢珂等黑省爱国官兵已在江桥南端击退了张海鹏伪军的进攻。马占山到龙江以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初旬在江桥附近予进犯的日军以意想不到的打击,举世知名。日寇不甘挫败,随即大举进攻,龙江被占。马率部退往海伦后,思想动摇,汉奸复乘机引诱,遂至变节投敌,重返龙江。后来在国联调查团到来之际,马又出走黑河,重揭抗日旗帜,并率部东下。日寇派松木师团主力跟踪追击,广濑师团封锁两江,并以飞机沿途轰炸。马率部边战边走,七月下旬在刘家店附近遭到日军平贺、平松两旅团的袭击,全军溃败。马偕数十人遁入深山密林,经龙门镇绕道前往海拉尔与苏炳文会合,退入苏联。
其残部则由邰斌山、邓文、檀自新等率领,穿越中东路,经肇东、大赉、开通、瞻榆等地退入热河,由国民党政府北平军分会收编。
马部吸收的义勇军以李海青部人数最多。李部以扶余、肇州、肇东、兰西各县为其活动地区,曾袭击过农安、安达、昂昂溪等地,但因系乌合之众,战斗力很弱,往往日军一来,即纷纷溃逃。
2.冯占海部:吉林沦陷后,冯率部北上,并在途中吸收了宫长海、姚秉乾等部义勇军,日寇派于琛澄部尾追。冯部先后在榆树、拉林等地作战后,于一九三二年初撤至蜚克图一带休整,会合盯李等部,参加了哈尔滨的保卫战。哈尔滨失陷后,冯拟率部反攻吉林,在团山子和伪军遭遇,激战后转向方正县退却。当时由哈尔滨撤退的邢占清旅山林警备队和其他残部均结集于方正附近,敌人遂分路围攻,企图一 网打尽,与冯、邢各部在桶子沟、会发恒、夹信子、宝兴隆各地发生激战。各部奋勇抵抗,牺牲惨重。邢部退往依兰,追随盯李;冯到大勒勒密一带整理,从此和自卫军失去联络。
一九三二年四月到十二月中间,敌军以全力对付马、李、苏各部,冯部转战榆树、五常、农安、长岭、瞻榆各地,于十 一月到达热河,经朱庆澜委以东北义勇军第六军团番号,同时经国民党政府北平军分会收编为六十三军。
3.丁超、李杜部:吉林沦陷后,丁超、李杜两人虽未附逆,也未讨逆;敌伪派汉奸孙其昌等多次向他们诱降,他们也不断派人到吉林省城探听情况。当时哈尔滨在敌军主力未到之前,成为三不管现象(张景惠无实力,李振声仅有虚名,丁超人懦弱无能),又是富庶之区,因而成为汉奸、野心家争夺目标。李杜和冯占海在蜚克图会商后于一九三二年一月十 日,乘机进占哈市。丁超经王之佑撮合,同李杜合作,赵毅在双城护路,距哈很近,也与李、盯冯联合一起,共同成立“吉林自卫军”,推李杜为总司令,冯占海为副总司令兼右路总指挥,丁超为护路总司令,王之佑为前敌总指挥,赵毅为左路总指挥,李杜(兼)、邢占清为中路总指挥。计划防守哈尔滨市,驱逐汉奸谢介石,并约请马占山合作,派兵增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