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满洲省委将一些抗日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取得番号的有中国工农红军32军、33军和37军,这几支部队兵员少、存在时间短,而且没有建立军部,影响小,被军史专家忽略。
1932年10月,中共满洲省委为了贯彻中央北方会议提出的“使义勇军变为红军,创造苏维埃政权”的指示精神,把一些义勇军改编为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1932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派杨靖宇到吉林磐石巡视工作,根据省委指示将磐石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南满游击总队,共500人。杨靖宇任政委,李红光任队长,孟洁民任副队长。红32军没有建立军部,但成立后政治影响日益扩大,参军者日众,发展至3000多人。1933年9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总队在磐石玻璃河套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番号取消。这支部队后来发展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东北的红32军番号撤销后,党中央成立了新的红32军。1935年7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根据中央政治局毛儿盖会议决定,红一方面军各军团改称军。红9军团改称第32军。军长罗炳辉,政治委员何长工。
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 l932年10月10日,中共汤原中心县委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李福臣任队长。但不久遭土匪袭击而失败。后几经挫折,于1933年11月,在中共汤原中心县委领导下,重建了汤原反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番号取消。汤原反日游击队后来发展为东北抗联第6军。在红33军番号还没撤销时,1933年10月,川东游击军同红四方面军会合于川东宣汉地区,1933年11月2日,川东游击军改编组成红33军。军史上的红33军都是指川东游击军改编组成的红33军,东北义勇军汤原民众反日游击队改编的红33军在《中国工农红军编制体制发展概况》、《中国工农红军战斗序列》、《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的35个军》等史料中没有提及。
中国工农红军第37军。1933年1月杨靖宇参加中共吉林海龙中心县委扩大会议,帮助整顿海龙工农义勇军,成立红军第37军海龙游击队。王仁斋任队长。王仁斋是中共海龙中心县委委员,分管武装工作,1933年10月,杨靖宇率领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主力到吉林的蒙江、桦甸、辉南、柳河、金川、通化一带活动。王仁斋带领的海龙游击队编入独立师,取消中国工农红军第37军海龙游击队番号,保留海龙游击队的建制。1935年秋,奉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杨靖宇之命,以海龙游击队为基础,在柳河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王仁斋任师长。1936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第3师成立,王仁斋任师长。红37军在前面提到的中国工农红军史料中也没有提及。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