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宗伯府向东行,踏入“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这是一栋四间六进的青瓦砖木质楼房。第一进右厢为政治保卫室,左厢是湘鄂西省邮政总局;第二进是参谋部的作战情报、交通、机要、人事动员、地方武装以及经理部的办公室。
最使人动情的是贺老总的住室,他的卧室和军委办公室相对紧邻。卧室里仅有一把做工粗糙但风格独特的木靠椅、一张旧方桌和一张老式木床。床上挂的蚊帐和铺的草染碎花大布被单有多个补丁。凝视墙壁上贺老总30年代的巨照,他威风凛凛,英气烈烈,神采奕奕。就在这个陋室里,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缔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团和红三军。
80年代初,贺龙夫人薛明、女儿贺捷生、贺小明来这里,睹物思人,泪如泉涌。薛老坐在贺老总的木床上,向在场的人员讲述了一幕幕贺老总在洪湖、贺老总恋在洪及贺老总把洪湖当第二故乡的动人故事。
在红军街紧后面的列宁小学广场前,就有一块斑驳的碾米古槽,这是贺龙同志为赤卫队员作战前动员的遗迹,现开辟为“贺龙同志讲话台”景点。为纪念贺老总,老区人民还专门建了一座“怀龙亭”,现正在开辟贺龙广场,塑贺龙铜像。
沿街往前走,来到“湘鄂西省委员会”旧址。迈进高高的门槛,就可看见大厅中间摆着三张会议桌,桌边放有15把座椅。坐在木椅上,令人联翩,感慨万千,你会遥想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谋划作战策略、描绘苏区蓝图的情景。
瞻仰《红旗日报》社旧址,这里木楼依旧,只可惜世事已变幻,故人不再来。
使人容易忽略的是与“湘鄂西省委员会”相对而立的“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旧址,当时的分局书记夏曦执行王明左倾路线,搞肃反抗大化,不知有多少英魂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下,段德昌、万涛、潘家辰、彭国材一批高级将领也未免其难。仅湘鄂西苏区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旁的“万人坑”,不知有多少无名烈士被无辜错杀。在距红军街近1000米处的青龙坑还有一烈士殉难处。80年代中期,原湘鄂西委巡视员潘家辰的夫人庄东晓女士来到瞿家湾,扶摸着丈夫的纪念碑,哽咽着说:“青龙坑的红水象征烈士们的鲜血,也寓示着红色土地后继有人。”是啊,共和国的江山是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幸福与安宁。
漫步红军街后,纵览亮丽清新的瞿家湾大道、一路朝天的唐城开发区、繁华热闹的集贸市场、精巧雅致的电排河景点、花园式的学校、现代化的工厂……我感到今昔瞿家湾,一样英雄志,红军时代的洪湖精神在这里得到延续。今天的瞿家湾人没有辜负先烈的希望,在瞿家湾这块红土地上崛起的蓝田城兴旺发达,饮誉中外,就是最好的佐证。正如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参观瞿家湾后留言:“我能够重返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洪湖精神发源地,感到非常高兴,洪湖精神依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