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东北红色旅游区>>抗战纪事>>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血战之“中国地”
2009-10-27 14:21:49
来源:北国网-辽沈晚报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进了村后,日军想找个向导,看到了正在场院打高粱的王老凿,日本兵向王老凿走来。王老凿撂下农具就先开了枪,两个日本兵被打倒,借着青纱帐的掩护王老凿拔腿就跑。日寇机枪扫射、枪打弹轰都没打着王老凿。

  王老凿的三儿子王俊峰等人正在山上放哨,听到枪声后,立即向日军开火,由于王老凿寸土不让,敌人寸步难行,没抢到一粒粮食,又怕黑夜遭袭,不得已于黄昏败退。这一战日寇死两人、伤数人。在这次战斗中,王俊峰英勇牺牲了,这更激起了王老凿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中国地” 令日军惊呼

  日寇五次围剿扫荡,烧杀抢掠,填井毁屋,韩杖子村的房屋就被烧三次,此后,当地群众干脆不盖房子了,和王老凿一样,都住进了简易窝棚。敌人来犯,王老凿就率群众武装隐入深山密林之中,采取“敌少我打,敌多我避,敌退我出”的策略,与之周旋。战后,日军也毫不掩饰地惊呼这是一块“未被征服的中国地”。

  日寇连年的讨伐和围剿并未达到消灭王老凿和压服石明信沟人民的目的。日伪军从1940年开始,便对石明信沟施展了更加毒辣的阴谋。以“集家并村”为名,把该沟划为无人区,以武力强迫一些群众搬出沟外。对那些无法赶走的人,敌人就在沟周围设警察分驻所,以图用封锁围困的办法,使王老凿就范。

  王老凿为了在经济上打破日军的封锁,在此期间,先后在沟内装起14架轧棉花车子,进行自种、自纺、自织。又开设三处油坊,还有鞋铺、帽铺等作坊。这条沟便形成了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石明信沟民众积极投身抗日斗争,日伪当局将之视如眼中钉、肉中刺,他们绞尽脑汁,在派兵进剿石明信沟的同时,也间或施展招安手段,多次派人对王老凿劝降,并封官许愿。王老凿皆不为之所动。日伪当局见招降不成,更加羞恼。1945年7月5日,日伪军对石明信沟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讨伐。王老凿闻讯带领群众转移,日伪军就将搜出的4名70多岁的老人中的一位活活用战刀砍死。日军一直在石明信沟烧杀抢掠了数日,直到片瓦无存,遍地废墟,认为沟内已不再具备人的生存条件时,才带着几名被抓群众,于7月22日撤走了。敌人走后,王老凿带人又回到沟里,又一次开始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1944年3月至6月,冀东“锦热边远征工作队”以周治国为首的小分队和冀东第16地分委几次派武工队到王老凿处商谈抗日,王老凿表示坚决守山抗日。

  据史料记载,1945年,冀东区党委第16地分委根据区党委的指示,组织了4个武装工作队挺进敌后开辟热辽抗日根据地,其中由周鸣歧领导的朝(阳)、建(平)、新(惠)武工队和由华裕民领导的朝(阳)、锦(西)、义(县)武工队,都曾与王老凿主动取得过联系。

  1945年9月10日,我军进驻了辽西和热河地区,相继成立了中共朝阳地区工委和朝阳县党政机关。随后,把王老凿的民众抗日武装改编为朝阳县公安大队,任命他的大儿子王俊山为大队长,王老凿也被任命为朝阳县政府联络科科长,政府对王老凿坚持抗日14年的义举给予了高度评价。

  王老凿坚持抗日14年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至今仍在辽西地区广为传诵,留给后人一段不屈不挠反抗外强的佳话。

  受 访 者:周继财,从小听王老凿故事长大的石明信沟人

  采访时间:2005年8月3日

  采访地点:朝阳石明信沟

  收藏版

  遐迩闻名

  “中国地”

  清风岭位于朝阳县长在营子乡,距市区58公里。山峰连绵重叠,古木参天,百步一洞,千步一瀑,山泉掩映于树木之中。

  清风岭又被人称为“中国地”。抗日战争时期,整个东北地区沦陷为日伪殖民地,唯王老凿率当地民众据沟坚守,浴血抗争,拒不做日伪“顺民”。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共满洲省委:播撒抗战火种
·下一篇:血战篇·东北抗联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武东瑞、王志彬: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
·特稿: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在清流林畲“诒燕第”居住时间考证
·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堂首发
·特稿: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
·赵朋洋: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
·特稿: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
·特稿:程宸拣漏喜得稀见毛泽东瓷像试验样章(组图)
·程宸拣漏喜得稀见毛泽东瓷像试验样章(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