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军联合,杨靖宇与梁世凤进行了两次会谈。1934年9月16日,梁瑞凤在新宾县响水河子小荒沟附近被日军谋害,时年39岁。1937年,杨靖宇亲自为梁瑞凤等朝鲜族革命军战士举行了追悼会。
东北人民革命军建成后,第一军独立一师的基本力量是朝鲜族青年,参谋长李红光也为朝鲜族。至1935年,第二军的朝鲜族将士占到了全军总人数的1/3。第三军军长赵尚志是满族,第四军第四团团长李学福、副团长朴振宇、政治部主任李斗文亦为朝鲜族。第五军军长周保中为白族,二师师长傅显明、参谋长陈翰章为满族,政治部主任李光林为朝鲜族。
1935年8月1日,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鲜明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翌年2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拟定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该宣言由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周保中等公布,宣告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联合军、各抗日游击队一律改为“东北抗日联军”。至1937年,抗联陆续编成11个军,少数民族官兵在每个军中均占一定比例。在东北抗联中担任指挥员的还有王光宇、尹俊山、李敏焕、黄玉清、马德山、徐光海、金根、金正国等满族、朝鲜族将领。
随着日军入侵的深入,东北3000万各族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地民众纷纷组织起来,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抗日斗争。
在辽宁的沈阳和鞍山、吉林的长春、黑龙江的鹤岗等城镇,工人们举行了罢工;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上,农民们甚至拿起农具与日军对抗。
各族同胞冲破敌人的封锁,积极向抗日武装提供粮食、衣物等物资。曾任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军旅长的锡伯族人佟锡久为支持抗日,将家中储存的5万多斤粮食、6000多斤粉条、20多口肥猪全部捐给“平日救国军”。1932年,吉林八道沟金矿的朝鲜族工人将积攒的劳动服、劳动鞋、手套、火柴、炸药和粮食等全部送给了延吉抗日游击队。鄂伦春族猎人孟庆海和妻子赵荣将兽皮制成大衣、靴子、手套等送给抗日联军。1936年,吉林十七道沟的朝鲜族群众,每户捐献了2至5斗粮食给抗日联军。
人们还积极为抗日队伍带路,提供日军情报。鄂伦春族猎民宝格烈一家自1931年起,即为赵尚志、李延禄等领导的抗联第三、四路军带路、运粮食、搜集和递送情报。1935年秋,黑龙江讷河县达斡尔族农民郭庆海等人遇到了抗联第三军第六师,他们将所带口粮尽数捐献出来,还为部队当向导、送情报、掩护伤病员和运送物资。1938年,黑龙江望奎县回族同胞张明仁开始为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军事情报组”搜集情报,并积极联络铁路沿县抗日武装破坏敌人的运输线。1941年秋,黑龙江莫力达瓦阿尔拉屯的达斡尔族猎民额勒格松、苏加绪、孟兴元等,除了向抗联第六军第三师师长王明贵等捐献粮食、马匹,还担任向导带路袭击日本伐木队。
许多少数民族青年积极参军参战。东北各地的抗日义勇军以及抗日联军中有许多满、朝鲜、蒙古、达斡尔、赫哲等民族的官兵,他们以炽热的民族情感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积极参与到如火如荼的抗日斗争中。据统计,邓铁梅领导的东北民众自卫军云海青团的一个班,10名战士中有7名是满族人。黑龙江的赫哲族同胞卢英春、龙国清等20余人参加了抗联第六军。在抗联第三、六、九、十军中,都有鄂伦春族战士,仅第六军就有40多名。其中有一位猎民出身、绰号黄毛的鄂伦春族战士,在1936年8月执行保卫岔巴气基地任务时,发出“有我黄毛在,日本鬼子就别想进汤旺河”的誓言,仅一场战斗就击毙进犯日伪军约50人。卢英春还曾策动伪军一个骑兵班投向抗联。
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也积极行动起来,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抗日。中共党员、著名满族小说家、诗人、画家、剧作家兼导演金剑啸,负责哈尔滨文艺界的“反日会”工作,并担负中共满洲省委机关秘密出版的油印抗日救亡小报——《满洲红旗》(后改为《东北人民报》)的绘画工作。在杨靖宇的指示下,他团结了大批左翼文艺工作者,使哈尔滨等地的革命文艺运动蓬勃发展。他曾利用敌伪报纸《大同报》等进行宣传,在该报《夜哨》刊头绘了一幅漆黑的夜空,下边布满铁丝网,喻指日伪的黑暗和反动统治。1933年7月,他创建了抗日的“星星剧团”,并编辑《五日通报》等文艺刊物抨击日伪当局,1936年,金剑啸被日伪当局逮捕后壮烈牺牲。
自1934年起,来自吉林永吉的满族作家关沫南就开始在《哈尔滨公报》、《滨江日报》、《大北新报》上发表散文、小说,其中《沙地之秋》描写的是沦陷区青年从事抗日文化活动的故事。朝鲜族作家金昌杰在长春日伪御用的《朝满日报》上发表《暗夜》,描写上世纪30年代延边朝鲜族农民的悲惨生活。辽宁盖县的满族文艺工作者田贲不惧敌人的凶残,在沈阳省立第三师范主编校刊《青年之声》,通过诗歌、散文宣传抗日救国。1936年,他组织油印地下刊物《星火》、《行行》等;1939年至1940年,又主编《营口新报》副刊《星火》,宣传抗日。1944年4月,田贲被日本宪兵逮捕,他宁死不屈,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操:“慷慨赴囚虏,挺身担大刑;愿将新血肉,烈烈试贞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