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吉东特委书记杨松(前右一)与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李延禄(前中)等摄于东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创建了十几支反日游击队,开展反抗日本侵略的武装斗争。从1933年至1936年,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以反日游击队为基础,部分抗日义勇军官兵和朝鲜爱国者参加,组建了东北人民革命军,共7个军。1936年,东北人民革命军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编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军,共3万余人。
中国共产党南满省委、吉东省委、北满省委成立后,抗日联军陆续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路军。第一路军归南满省委领导,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辖第一军、第二军。第二路军归吉东省委领导,周保中任总指挥,辖第四军、第五军、第七军、第八军、第十军。第三路军归北满省委领导,李兆麟(张寿籛)任总指挥,冯仲云任政委,辖第三军、第六军、第九军、第十一军。此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全盛时期,钳制了日军数十万人。
日军因受东北抗日联军的打击,多次出动重兵“讨伐”、“搜剿”。杨靖宇在濛江县(今靖宇县)牺牲后,处境极端困难的抗联第一、第二路军大部和第三路军一部,从1940年10月至1941年4月转移至苏联境内。
苏联方面建立了两个营地安置越过国境的抗联官兵。其中A营地靠北,被抗日联军官兵称作“北野营”,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东北75公里外,一个叫雅斯克的村庄附近;B营地靠南,被抗日联军官兵称作“南野营”,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与乌苏里斯克(双城子)之间。抗联第二路军总部直属队、第三路军第三支队等部300余人驻“北野营”,第一路军警卫旅等部500余人驻“南野营”。1927年加入中共、并曾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的周保中成为两个营地的负责人,他组织抗日联军官兵自己动手伐木盖房,住定后便开始进行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
苏联方面给每个抗日联军士兵每天提供1公斤面包,还有分成份的菜和肉,但初来乍到的抗日联军士兵却都不够吃,这使苏联方面派来的司务长彼得罗维奇吃惊。后来了解到抗联战士是在长期忍饥挨饿的情况下行军作战的,这位司务长才表示理解和钦佩。
一旦战士们恢复了体力,周保中就开始派遣小分队回国,执行三项任务:一、联络留在国内的党组织和抗日联军余部;二、打游击骚扰日军;三、侦察日军和伪满军的情况。这些回国活动的小分队人数虽不多,影响却很大,老百姓奔走相告:咱们的抗联没有被敌人消灭。
但是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为了避免日军在远东进攻苏联陷入两面作战,对抗日联军人员回国严格限制。只有苏军需要侦查日本关东军的动向时,例如实地了解关东军特别大演习的情况,才会派遣抗日联军人员回中国东北。既然不能回中国作战,周保中等曾向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阿帕纳先科大将提出:抗日联军官兵愿开赴西线参加对德国军队作战。阿帕纳先科没有同意,要求抗日联军官兵继续留在两个营地中整训。
1942年7月,周保中、李兆麟再次与阿帕纳先科大将协商,希望将不同时期退入苏联远东境内的抗日联军部队加以整编,获得阿帕纳先科大将认可。部队指战员情绪很高,迅速整编为抗日联军教导旅,除原有的600余名抗日联军官兵外,还吸收了一些华侨青年、朝鲜青年及苏联远东地区的少数民族青年加入,全旅官兵达到1500余人。编为4个步兵营、1个无线电营、1个迫击炮连、1个教导大队,每营辖两个连,每连辖3个排。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任政委。
这时苏联方面提出:教导旅可以编入苏联红军的序列,使用苏军番号,装备、给养均由苏联提供。在明确教导旅仅是由苏联远东方面军代管,领导权仍归抗联中共党组织的情况下,周保中、李兆麟同意教导旅使用苏军番号——苏联远东红军独立第八十八步兵旅,代号为“8461部队”。
1942年8月1日,教导旅官兵被授予了苏军军衔。旅长周保中为中校,副旅长(政委)李兆麟为少校。其他军官,参谋长为少校,营长、副营长为大尉,连长、指导员为上尉,排长为中尉或少尉。士兵分别被授予军士、上等兵、列兵军衔。教导旅官兵的供给标准、薪金待遇均与苏军官兵相同。苏军后勤部门马上为教导旅提供了武器装备:除旅属迫击炮10门外,每个营配备重机枪6挺、轻机枪18挺、冲锋枪90支。
由于抗联部队党组织与中共中央一直失去联系,周保中、李兆麟便经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批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东北特别支部局,并由教导旅的全体中共党员选举了特别支部局的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以周保中、李兆麟为首,共11人。
特别支部局领导教导旅在3年时间里进行了系统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政治教育方面,组织官兵学习了苏联方面提供的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还设法找到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朱德、周恩来的《建立东方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论苏德战争及反法西斯斗争》等著作,安排官兵进行学习。军事训练方面,除常规的射击、刺杀、爆破训练外,还进行了特种训练,项目有格斗、跳伞、滑雪、收发电报、拍照、汽车驾驶和摩托车驾驶等。经过训练,全体官兵的政治素质、军事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教导旅在3年间先后派遣了20多支小部队回国展开游击战。这些小部队破坏日军控制的交通线和军事设施,袭击日军和伪满军的小股部队,著名战斗有在图们至佳木斯铁路线上炸毁了一列日军运兵列车,日军死伤500余人。教导旅小分队的军事行动,虽然遭受一定伤亡,但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的斗志。
1945年5月,纳粹德国投降。苏军开始做出兵中国东北的准备。7月初,周保中等得知苏军即将出兵东北的情况后,制定了教导旅配合苏军进攻东北的作战计划,随时准备行动。7月11日,斯大林在莫斯科接见了周保中,商定教导旅配合苏军出兵东北问题。斯大林最后说:你梦寐以求的东北解放就要实现了。我电告延安的毛泽东同志。
1945年7月下旬,教导旅280名官兵组成20多支特遣队,从空中、陆地秘密潜回中国东北,在中苏边境日军筑垒设防地区和牡丹江、佳木斯、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侦察敌情。这200多位官兵首先将日本关东军在中苏边境的兵力部署、防御工事的构筑情况探明,迅速报送到教导旅,转交给苏军。苏军据此编印了日本关东军防御体系的图册,发至担任主攻的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一方面军、远东第二方面军的连以上干部。苏军认为中苏边境东段的虎头要塞山顶上,日军的大口径榴弹炮对进攻部队威胁很大、要求教导旅设法炸毁。教导旅派出特遣队,利用日军继续在要塞施工的机会,扮作民工混入要塞,将山顶的大口径榴弹炮炸毁。在执行侦察任务的过程中,大多数特遣队员英勇牺牲。
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8月9日,周保中在教导旅军人大会上作了报告,要求“从现在起,每个人都要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要同苏联红军并肩作战,解放东北、光复家乡,完成抗日战争的历史使命。”随后在苏军打败日本关东军的战斗中,教导旅派出的特遣队全力配合,完成了许多侦察敌情、担任向导、营救战俘、破坏日军军事设施的任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但仍有一些关东军部队继续顽抗。教导旅奉命配合苏军远东第一方面军步兵第三八四师等部攻打拒绝投降的日军东宁要塞。经过21天的苦战,东宁要塞终于被攻克,教导旅官兵为此付出伤亡18人的代价。攻打东宁要塞之战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教导旅参战官兵都感到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