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的老秘书曾说:“首长很注意报纸、电视、出版物,不愿意宣传他个人。所以,谁要是写了关于他的书,写好了,必定要送他过目,而他一定会压在那里……”(据人民网)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见于陈云秘书的回忆中,在陈云生前没有一本关于他生平的书,关于他的报道也十分少见,这些都是“证据”,对名利的淡薄是陈云的“真性情”。陈云曾经说过“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这正是陈云对名利的解读方式,他所追求的“名利”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事业。
相比之下,一些干部看重的却是名誉、地位和物质,工作的目的十分“功利化”。上镜头、“露脸”的机会抢着上,对工作中取得的一些小成绩则会沾沾自喜、夸大宣传,有的甚至为达到宣传效果而选择作秀、造假,想方设法往自己脸上“贴金”。
这类干部在名利面前过不了关,往往也过不了权力关、廉洁关。因为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到了自己的私人利益上,舍本逐末,权力意识浓、地位意识浓、服务意识差、公仆意识差,自然就会做出一些为“包装”自己而劳民伤财的事情来。
对陈云同志来说,名利其实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然而他对此漠不关心,他用实际行动告诫广大的党员干部: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气节”,就必须“甘于淡味、心底无私、不为富贵折腰”,如此才能摆脱名利枷锁的羁绊。
选择了当党的干部,就选择了淡泊,只有具备了人民为本、天下为公的思想境界,才能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俗话说“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个人名利看得淡一些,将主要精力放到工作和为人民服务上,就能积土成山,为人民群众谋得更大、更广泛的利益,于不经意间成就大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