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云诞辰10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管理委员会,6月7日在上海联合召开“学习陈云同志崇高风范,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5周年”座谈会。(2010年6月9日中央文献研究室网站)
在纪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诞辰105周年的日子里,让我想起陈云的一件小故事。
有一次,陈云在某市的公务刚结束,正准备乘火车返回北京。当地的干部看到陈云在这里整天忙着谈话,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同时在生活上又坚持低标准很辛苦。为表达敬意,最后商量决定带一些东西上火车。由于早就听说陈云拒收礼物的态度是“不可商量的”,因此,仅仅带来两只老母鸡和一些疏菜。陈云一行对此毫无所知。直到火车即将开动,秘书肖华光才得知此事。肖华光婉言请他们将东西带回去。但当地领导的态度却很坚决,说这根本不算啥。肖华光将此事向陈云汇报,并建议说,对方如此盛情,不如按照市场价格,把这些东西都买下来,也不违反规定。陈云详细听完汇报,果断地说:“不能开这个先例,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就阻止不住了。还是请他们把东西带回去。要和他们说,他们的心意我领了,但东西我不能收。”
应该说,人活在世上,总有一些人情往来,这是正常的,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基层干部为了表达敬意,送两只老母鸡和一些疏菜,也值不了多少钱,陈云完全可以收下,不必让基层干部“为难”,但陈云却以“小”不拒而乱“大节”的高度来拒礼,让人至今想起来仍然敬仰有加。
我认为。陈云的“认真”并非“小题大做”,而是恪守廉洁的一道必不可少的“防线”。纵观现在许多贪官受贿索贿,最终落马的历程,他们并非生而贪婪,有的甚至兢兢业业了半辈子,但问题就出在第一次“收礼”时,以为是三朋四友礼尚往来,属人之常情,无可非议而欣然笑纳,于是打开了一个“小缺口”,逐步防线崩溃,不可收拾,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给党和国家乃至家庭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写到此,不由想起了一位领导同志说过的话:“给领导干部送礼,实际是送毒药,送炸药,送手铐。人不能因小失大,不能贪图一时之利,带来终生之悔。”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和警戒。
我觉得,陈云拒礼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在于拒礼的本身,而是揭示并告诫人们尤其是手握大权的人,如何做人、怎么做官的深刻道理。要知道,为官者的“人情往来”与老百姓的“人情往来”截然不同,老百姓的“人情往来”,大体上是平等的、双向式的,用的是自己的私钱、私物;而为官者的“人情往来”,往往是失衡的、单向式的,只有“来”而没有“往”。如果说有“往”,那也是要动用公权,为行贿者牟取利益。
因此,我认为,反腐败,除了从源头上反腐,从治本上入手,规范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机制外,还要求领导干部们要像陈云拒礼一样,警钟长鸣,高度警惕“人情往来”,真正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筑牢拒腐防变的道道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