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同志在散步时,问我:“你回家看到生产队长是怎样组织生产劳动的?”
我回答:“生产队长组织生产劳动,基本上就一个模式。有时是在当天傍晚收工前,就布置好第二天的活;有时是在头天他没有安排活,第二天早饭后就在村子里边走边喊,安排当日农活。有时也用广播喇叭通知来安排农活。社员们就按照队长布置的农活,拿上所需的农具,各自向目的地集中。到了地头,先抽袋烟,聊聊天;年轻人打闹一阵,玩一阵子。如果队长在场的话,这个过程就短一些。”我讲到这看了看首长,他正凝神地听着。
他紧接着问:“那么,如果队长不在场呢?”
我答道:“如果队长不在场,这半天,或这一天的时间,就集体一起‘磨洋工’了,这种事可以说是常事。”
他听了我的回答后,沉思了一下对我说:“我小时候看到的农民种自己家里的田,都是起早贪黑地做,没有看见谁偷懒。”
接着他慨叹道:“朱老总曾说‘人民公社培养了一帮懒人’。那是因为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在集体干活时,大家都认为是在为生产队干活,在为队长干活。‘大锅饭’分到自己碗里的没有多少,所以就没有积极性。人们大概都是对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事都比较在意吧。”
这时,我们正好走到了院子里停放自行车的地方,他指了指那些自行车说:“我看机关里停放的自行车,比较脏的大部分是公家的,个人的车子就干净些。”他说到这里,我愧疚地笑了。
陈云同志身居要职,从不盛气凌人。他不仅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也从不唱高调子。陈云同志从实践的切身体验中总结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领导原则和工作方法。他说:“我们做工作,要用90%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制定政策。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有的同志却反过来,天天忙于决定这个,决定那个,很少调查研究实际情况。这种工作方法必须改变。要看到,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
不能让子孙“逃亡”
陈云同志对国家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一贯是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重视的。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他就提出:“要注意种树种草、保持水土,对水一定要好好利用。”七八九十年代,他还是不断地强调:“经济建设必须尽早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全国各地的水资源情况。二是工业污染问题。”“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大的国策,要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水问题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水的问题的严重性。……应该把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治理污水和开发新水源放在不次于粮食、能源的重要位置上,并列入长远规划,……以逐步扭转目前水源危机的严重状况。”
1979年3月间,我随陈云同志到了杭州。在前往宾馆的路上经过一个广场,他看见广场上的喷泉正在喷涌着的美丽水景,就问我:“那喷泉的水,落下来以后是不是就流进下水道,流走了?”我回答道:“不是。这个喷泉下面有个蓄水池子。它是利用电动水泵的压力,来循环使用的。”首长听后欣慰地说:“只要不浪费水,美化一下环境还可以。”
陈云同志不仅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十分认真严谨,而且在现实生活当中,他更是律己甚严,从一点一滴地节约能源做起。
日常生活中陈云同志特别注意节约用水。他每当口渴要喝水时,从来都是能喝多少水,就倒进杯子里多少,从来都不随意把水倒掉。他时常告诫我们,要节约用水。在陈云同志的办公室里和卫生间里各放一个热水瓶和一个备用的冷水壶。在他老人家的授意下,我们必须要充分地利用好他的日常用水。每当在更换新的开水时,他要求我们首先要把办公室和卫生间的热水瓶剩余的开水,倒到各自备用的冷水壶里。办公室里的冷水壶里的凉开水是用来与热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