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流量思维”,成为某些领导干部中的热词。比如一些地方上的文旅热点,很受有些领导干部青睐,一个歌手的一首说歌不是歌的广场演唱,竟然被弄得惊天动地,最后一些低俗的东西混杂其间,一下子弄得群众意见很大。受这种歪风引领,很多地方领导便去想办法发现和挖掘类似热点,引导一些青年的投机心理,争当网红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政府部门也不惜财力物力去追捧这些没有任何创造价值的东西。
在这种仪式的引领下,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干实事的信念越来越淡化了,更别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了。当下谁还愿意干自己栽树,让后人乘凉的傻事、蠢事?书记市长竟然都成了各地域影视行业的上司。遗憾的是,娱乐圈流量第一的歪风邪气反噬着书记市长们,不少领导干部也有样学样地学会了那些演员的本事,迷信凭靠“流量思维”来主政一方工作。为什么?因为流量来得快,短期见效快。每个地方本来都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是需要长期打造,那个离自己升迁太慢了,一个任期才五年,等你打造完了,等于给后人乘凉了,这种事一般不会干,因为得不偿失。一句话,官场弥漫急功近利!
这种情况非常糟糕,如果领导干部都乐于当“戏精”,乐于当演员,为了政绩,为了晋升,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却对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懵懂无知,自以为很得意出昏招,居然连西方对我进行颜色革命的阴谋也看不出来,还当作“新文化”“新潮流”,不惜花费百姓财力物力去追捧,来拉热度,企图以此算是“搞活经济”,这就说明官员们意识形态的迷失,缺少起码的政治文化定力,已经到了多么可怕的地步。这样的官员现在已经层出不穷,给一方工作带来危害极大。
这种“流量思维”,别以为是什么新玩意,其实是一种精致利己主义思想在作怪和主导。北大一位教授说,这一类人只考虑自己升迁官位,危害很大,鲁迅叫他精致利己主义者。这类人正在毁坏官场的风气,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腐败,它特别危害和影响着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长。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现在35岁上下的机关干部,变得比老家伙还市侩和庸俗。与过去老一代的机关干部比起来,他们为下边办事脸色更难看、事情更难办,相比较索拿卡要办法还要多,各种权钱的秘密交易更加不易觉察。人们叫这种现象为“腐败年龄线下沉”!因为这些年龄线在35岁上下,社会统称这种现象为“35岁现象”。这个“35岁现象”,同时也是“流量思维”在新一代干部中的表现。“35岁现象”之所能形成,背后原因的确是各级组织绝对不可忽略的。按一般常理,大学毕业,刚刚进入各级机关,成为国家公务员,大都应该夹着尾巴做人,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干活勤快点,夹个报纸倒个水,拖个地板跑个腿,在老同志眼里落个勤快懂事,留个好印象,这是一般年轻人的选择。但现在或许不是这样,不少年轻人已经觉得等不及这么当“媳妇”似的苦熬若干年了。他们急于像某些个别“老同志”一样,利用权力做点文章,利用权力搞点交易。急于用“流量”来给自己升迁找出路。
社会反映,有些科长处长级别的干部,别看级别不高,可“交易”起来办法更是很多,甚至很难觉察。因为这些科长处长,一般是具体掌握办事实权的岗位,比较起来也更加实惠,因此对下边动歪心思走后门的人来说,也显得更加重要。那些部长司长未必能办具体事。老百姓经常说,别看某些单位一说就是代表国家怎么样怎么样的,其实落实到具体事,可能就是一个留着小辫子的“黄毛丫头”。所以,社会叫这样的事情为“小辫子专政”,觉得小辫子惹不得,不好对付。某件事情,只要小辫子(或小伙子)不高兴,你没有把他搞定,或者他(她)不高兴(可能因为失恋),你就办不成事。办不成事情,你回去就会报告,“国家”没有批准,其实,说不定就是你少请了一顿饭,少送了点什么。
“流量思维”对一代人的伤害,看似无形,其实损害极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事真的值得各级领导认真考虑了。如果任凭这种现象蔓延下去,还怎么保证高质量的国家中枢健康运行?我们老一辈开创的优良传统作风还怎么传承下去?我们很多青年面临生活压力,这确为事实,但是为此就可以非常市侩地放弃对高尚人生的追求,绝不是一个党和政府的机关干部的必须选择。
毫不客气地说,现在这种精致利己主义,已经严重危害着我们的事业。其中消极怠工不愿担当,就是一种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某种程度上,怠工就是一种大腐败,甚至其危害比之贪腐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一种悖论谬论,说什么适量贪腐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一点都没有贪腐,发展就停止了。这种为贪腐寻找“理论根据”的荒谬绝伦已经严重危害社会,是贪腐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我们有些干部,的确到了不贪腐不受礼已经不会干工作的程度。在吃请受礼已经成为习惯,面对“八项规定”,就觉得无所措手足,啥也不会干了。啥也不会干,就干脆不干,于是遇事推诿,不负责任,不愿担责,偷懒耍滑,这是机关干部的“多发病”。当然35岁干部表现尤甚,因为他们高智商,面对复杂局面最懂得也最会腾挪闪躲。
从追求流量,到啥也不干消极怠工,这都在破坏机关和领导干部形象。有一句被称为经典的俗语,“不干事就没事,要干事就可能出事”,这是一些干部常说的话。当然现在也不仅仅年轻人,已经蔓延得相当普遍了。对这种现象,我们绝对不可等闲视之。国家中枢,如果大家都做精致利己主义者,都学得那么聪明,谁还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国家权力,我们毕竟要一代代向下移交的,如果这种精致利己主义成为代代相传的顽疾,还怎能保证我们的江山永不变色?所以我认为各级组织部门应当作为干部治理的第一位的工作。民微言轻,但建议不可不提:
第一,不要以为国家公务员都是考上来的,就凭考试论是非。一心为公适合当公务员的,就让他沿着这条路发展。不适合的或者那种精致利己主义者,就让他趁早离开公务员队伍。
第二,进了公务员队伍,确实有一个再教育的问题。如今的大学,这些年革命历史文化、党的传统,学得不多,教员有的也不怎么样,或者根本就没有设置这个内容。因此造成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干部,不会说党的话,不会写符合党的要求的文章,还一口一个“普世价值”。对于不能与党同心同德的人,那是政治上靠不住、不能用的,一定要严格考察、慎之又慎。而对大多数而言,也确实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再教育和再改造的问题。不管其它方面他有多大才能,都要进行补课教育。对已经是党员的人,更要坚决让其在思想上入党。在根本立场上与党与人民保持一致,这是我们衡量干部的基本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