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爱心共同托举壮士的“长征梦”
史国利说:“我能够完成徒步长征,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无数好心人的帮助和家庭的支持。”他沿途撰写的6万余字日记、拍摄的900余幅照片、各级政府的300多个证明签章和老区各界人士的276条赠言见证了这些爱心。更重要的是,各方关怀支持让史国利看到了人们对长征精神的不变景仰,这让他倍觉欣慰。 在哈尔滨打工期间,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孙老师每天看见老史在学校操场晨练,得知史国利徒步长征的想法后,对他十分钦佩,给老史提供了一张对他有很大帮助的详细的红一方面军行军路线图。哈尔滨制药一厂的于泽军还把自己的图书阅览证借给史国利,使老史在打工之余可以在图书馆查阅有关长征的资料。 史国利的家乡松花江镇党委和德惠市委,不仅给予史国利资金上的帮助,还把他的徒步长征活动作为当地纪念建党80周年的活动,给予他极高的荣誉。2001年6月28日,德惠市委专门给史国利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欢送仪式,并给他的活动开了介绍信。靠着这个介绍信,沿途各地的红军遗址、纪念馆等都向他免费开放。 长征途中,史国利更处处感到当地人们浓浓的长征情。在前往江西于都的路上,热情的老俵不停地向手持“徒步长征路”旗帜的史国利招手致意,让他想起当年老乡惜别红军的场景。一位年迈的大娘从自已卖瓜的筐里挑了一只最大的香瓜,双手递给史国利,嘴里不停说着听不懂的方言,史国利相信那一定是赞誉、鼓励和祝福。 在江西省云石山敬老院,热情的老人们用对待贵宾的礼节招待史国利,请他吃当年红军吃过的炒地瓜叶、芋头叶、芋头根、山菜干和粉干加鸡蛋。尽管由于饮食习惯不同,史国利吃着不太顺口,但老人们的热情让史国利深受感动。史国利感慨地说:“当年的红军战士如果没有沿路群众的支持,没有军民团结如一人的鱼水深情,长征的胜利是难以想象的。” 在湖南省道县附近,史国利中暑晕倒了,一位素昧平生的小卖店老板看到他旗上的字后,就扶他回家,给他吃药,细心地照料他。更让史国利高兴的是,他遇到的年轻人也对长征精神充满景仰。 重走长征路途中,每到一处,史国利都要祭扫红军烈士墓,探访考察当地的红军长征遗迹,到纪念馆学习并详细记录长征的资料,向当地群众了解红军的事迹。他还向沿途遇到的老乡倾诉自己重走长征路的心声,不断宣传着红军长征的精神。在历史上传为佳话的刘伯承与小叶丹结盟的地点--四川省冕宁县彝海乡,他还高兴地见到了小叶丹的侄子果基哈达。果基哈达十分钦佩老史的精神,与他把酒言欢,还陪他去祭扫小叶丹的墓地。 沿途各级政府都对史国利的壮举给予了支持。在给他出具证明的同时,许多地方的干部和群众还写下勉励的话语,给他平添不少的勇气。 更让史国利满怀感激的是老伴儿李培珍。刚开始,她坚决不同意史国利去走长征路,怕他出危险。当看到老史去意已决,深知丈夫个性的李培珍拿出家里仅有的7000元存款支持老史。史国利走后,她又到省城长春给人做饭帮工,挣来钱给老史寄去,从经济上继续支持他的长征路。老史长征路上一共花了16000多元,除了家乡党委和老史的朋友分别资助3000元,其他都是老两口打工挣的钱。空闲时李培珍就守在电话机前等候老史打来的平安电话。 感受长征:意味深长的四句话
长征归来的史国利,谈到感受时,意味深长地说了四句话。 第一句话:“长征的故事已经融进了我的血液中。” 他说:“象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些为人熟知的故事就不用说了,我这次印象很深的有三件事。一个是湘江战役:湘江大桥东沿的一位修车的老人对我说,当年红军的湘江战斗打得太惨了,人死得太多了,听我们的老人讲,江水都是红的。当时正是冬天,红军官兵硬是趟水过河,尽管损失惨重,但还是冲破了第四道封锁线。第二件事是在天险腊子口,一位老人告诉我,当年一位红军战士用被子弹打断后的十指攀岩而上,消灭了敌人的机枪手。应该说,长征精神就是不怕牺牲和超越人体承受极限的吃苦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