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国利是一个一旦拿定主意就一定要做到的人,为了梦想的实现,他开始了两年时间的准备。从1998年起,一为增强体能磨炼意志,二为挣钱筹措经费,史国利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建筑公司打工。包工头是他的一个朋友,朋友让老史干点监工之类的轻快活,但他偏拣重活干,说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与此同时,老史还开始练习晨跑。在哈尔滨师范大学的体育场,每天都能看见一位身穿牛仔服的中年打工者背着一个沉重的背包跑步。一位晨练者对他这个举动感到不理解,就跟老史搭话,打开他的背包一看,里面竟是6块红砖。面对这位市民的疑惑,史国利说:“我是要想徒步长征路,为了不出危险,我要先把身体弄结实。” 史国利要走长征路这事,一开始家里人以为他也不过是说说而已,老伴只是轻描淡写地劝阻几句,后来看他又买棉衣棉裤又买照相机的,这才发现他是要动真格了。为了统一家里人的思想,2001年6月21日晚上,老史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他把自己对走长征路的想法向家人作了真情告白。老伴说:“你这一走,扔下我怎么办?能活着回来我还有点盼头,真要是遇险回不来了,那不是把我们娘们儿坑了吗?”史国利说:“培珍啊,咱俩这么多年从来没红过脸儿,可这件事你就是把死人说活了我也不能改。走长征路这是我的一个梦,也是我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我活着回来当然更好,万一死在长征路上,那也是我的光荣,死得也值个。”尽管老伴、儿子、儿媳都一致反对,但最终都是徒劳的。 见老伴去意已决,李培珍只好把家里仅有的一张7000元存折支出来,松花江镇党委和德惠市委又分别资助1000元。出发前,史国利小心地把9000元钱塞进一个挤空了的牙膏管里随身携带。 2001年6月28日上午8时,吉林省德惠市委专门为史国利举行了欢送仪式。之后,老史身披写着“徒步长征路”的绶带,背起25斤重的行囊,带着父老乡亲的祝福,踏上了开往江西瑞金的列车。
在生死考验中体会伟大的“长征魂”
“红都”瑞金市委宣传部被史国利的壮举感动,特地为他赶做了一面绣有“徒步长征路”字样的小红旗,并于7月1日上午9点在沙洲坝“红井”旁为他举行了出发仪式。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从毛泽东当年为群众挖的井里为史国利打出一壶水,希望他发扬长征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早日凯旋。史国利手持红旗,背着那壶给他力量的“红井”水,踏上了漫漫征程。 长征路上史国利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问路。虽然他有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但这张图只能确定行走的方向,具体走哪条道、翻哪座山、过哪条河都得靠打听。南方口音对于东北人史国利来说十分难懂,遇到会说点普通话的人还可以,若遇到只会说方言的老乡一点办法都没有。在经过贵州榕江县朗洞镇八书村的时候,由于整个村子没人会讲普通话,又不认识汉字,他只好采用写字交谈的方式,求一位供销社的营业员画了一张线路草图。在彝族、藏族同胞的聚居区,这个问题更大地困扰着史国利,多数时候,他只能借助手势和对方进行简单交流。 吃饭也是个大问题。史国利出发时正是南方盛夏时节,每天气温都在摄氏38℃上下,这位北方汉子除了不停地喝水、有时吃些瓜果之外,一天只能吃一顿饭。饮食也很不习惯,很多时候是泡包方便面或喝碗粥就对付一顿。到了高原地带,因为水温达不到沸点,面条、米汤、牦牛肉都只七分熟。为了不伤害当地群众的好客之意,史国利常常乐呵呵地吃下这些半生不熟的食物,拉肚子是常事。但他没叫一声苦,他说:“只要能填饱肚子,我就得走下去。如果出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食物可吃的情况,我就是饿死也要以爬行的姿势、头冲着前进的方向死去。何况再苦也苦不过当年红军吃水煮皮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