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起于江西瑞金,止于陕北吴起镇。
了解长征的朋友都知道,长征一开始的目的地并不是陕北,而是湘西。
从湘西到陕北,目的地的变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可查的史料统计,在中央红军的整个长征途中,先后确定过9个目的地(落脚地)。
而且,这9个目的地都是经过集体讨论的,不包括毛主席在湘江战役前,以个人名义建议的井冈山和湘中这两个目的地。
了解了这9个目的地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其实整条长征的线路也差不多能画出来了。
“9个”听上去很多,但有一半是对原目的地“微调”而产生的,所以就“大目的地”而言,除了湘西和陕北,还有黔北、川西北和甘南这三处。
好了,本周就通过“画一张长征线路图”的方式,来解读长征途中的这9个目的地。
01
湘西
长征最初的目的地是湘西。
这个选择从表面上来看,似乎问题不大,因为从距离、根据地规模、军事力量等因素来考量,湘西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这个选择太简单了,简单到不久就被蒋介石看穿。这种情况下仍坚持去湘西,“不错”就变成了“有错”。
湘西在哪里呢?
我们以“探路”的红六军团为参照,他们与湘西贺龙部会师的地方叫木黄,属于贵州铜仁,然后开会师大会的地方叫南腰界,属于重庆酉阳。
这样一看就很明白了,湘西指的是湘、川、黔三省交界的那一块地方。
红军的根据地往往建立在两省或多省的交界处,其中的原因,毛主席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解读得很清楚:
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同样,中央苏区也处于两省交界:江西和福建,并跨越到了广东省的东北部。
从瑞金到湘西的直线距离不到800公里,但肯定不能走直线,得沿着省界,也就是白色政权割据的结合部走,如下图:
当然,长征的线路并不完全重合于省界,但大多数时候都是靠近省界。
我们都知道,长征开始后红军突破了四道封锁线。前三道,其实都“架”在省界上。
第一道在江西赣州的信丰一带,即赣粤边界;第二道在湖南郴州的汝城一带,即湘粤赣边界;第三道在湖南郴州的宜章一带,即湘粤边界。
最后一道是湘江封锁线,在广西境内,但防线北端的全州在湘桂边界。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来到了位于湖南省西南角的通道县。至此,我们就可以画出长征出发后的第一条概念性曲线了。
此时红军的目的地还没有变,离湘西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02
川黔边
离开通道后,红军向西跨越了省界,来到贵州境内的黎平。
12月18日黎平会议,政治局做出了“转兵”的决定,这个决议全称为:《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
“川黔边”,就是长征途中的第二个目的地。
1935年1月1日,红军继续西进至乌江边的猴场并在这里开会,形成的决议是:《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其中提到:“首先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发展,是面前最中心的任务。”
由此可知,建立“川黔边”根据地分两步走,先黔北,后川南。
黎平的位置,在通道以西,贵州境内,而猴场在黎平西北的乌江边。
关于中央红军的“转兵”,杜衡记在之前的文章中总结过:“转兵”是个整体,通道会议提出“转兵”,黎平会议决定“转兵”,猴场会议实现“转兵”。
红六军团也曾到达猴场一带,所以,“转兵”后两条线路的“分叉”从这里开始。
中央红军于1月1日强渡乌江,6日全部完成渡江,7日进占黔北重镇遵义。
03
川西北
遵义会议时,长征的目的地再次发生了变更。
一是因为毛主席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在黔北建立根据地的客观条件并不完备,二是因为四周的敌情仍很紧张。
会上,两位四川人刘伯承和聂荣臻建议:从遵义北上渡过长江,转入川西北地区。
1月19日,红军离开了遵义。20日,红军总司令部发布了《渡江的作战计划》,明确了红军的目的地是川西北:
我野战军目前基本方针,在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协同四方面军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的反攻…并争取四川赤化。
红四方面军当时的位置在川东北,也就是川陕根据地。
而“川西北”这个概念和现在略有不同,现在四川省的西部,当时是刘文辉控制的西康,所以,当年四川最西北角是阿坝地区。
由图可知,如果张国焘不放弃川陕根据地的话,川西北和川陕边可成掎角之势。
《渡江的作战计划》中,还制定了具体的行军路线:
由松坎、桐梓、遵义地域迅速转移到赤水、土城及其附近地域,渡过赤水,夺取蓝田坝、大渡、江安之线的各渡河点,以便迅速渡江。
我们取松坎、土城、江安三个点,就可以画出北上入川的大致线路了。
但土城战役失利,于是红军一渡赤水,继续西进至云南扎西一带。这里是滇东北突出的一“角”,同时接壤四川和贵州。
这个时候,“川西北”这个目的地还没有变,因为在《渡江的作战计划》中还有这样一句话:
在沿长江为川敌所阻,不得渡江时,我野战军应暂留于上川南地域进行战斗,并准备渡过金沙江,从叙州(今宜宾)上游渡江。
宜宾,就在扎西的正北方。
04
川滇黔边
2月5日至9日的扎西会议,做出了暂缓北渡长江的决定,然后根据毛主席的建议,红军回师黔北,并于18日至21日二渡赤水。
渡河前,2月16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布了《告全体红色战士书》,其中有这样一句:“决计停止向川北发展,而最后决定在云贵川三省地区中建立根据地”。
这就是第四个目的地“川滇黔边”,此时红军其实已经在川滇黔边地区机动作战,所以严格来说不能算“目的地”,称为“就地落脚”更合适。
从“湘西”,到“川黔边”,再到“川滇黔边”,其实都是围绕着“黔北”做文章,只不过越来越靠西了。
2月28日,红军二占遵义,并且在遵义以南取得大捷,歼灭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两个师。
这段时间,红军的目的地其实是非单一性的,“往川西”或“留黔北”的可能性都有。
杜衡记在《长征:从打鼓新场到鲁班场》一文中分析过三渡赤水前打鲁班场的原因:
只有打掉周浑元这支强敌,才能用大胜站稳脚跟,立足黔北的可能性就出来了。试想,如果红军能连续挫败中央军吴奇伟和周浑元二部,那其他地方军阀也就不足为惧了,因为他们必然会为了自保而消极怠战。
05
川西
鲁班场之战失利后,红军三渡赤水,虚晃一枪后紧接着四渡赤水。
毛主席在四渡前首次说出了那句话:把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
这说明,西进云南,然后北上入川的计划已经在主席心中形成了。我们在地图上标一下后来懋功会师的位置,便是在川西。
那么,红军该如何去川西呢?
比较近的线路是在乌江以北直接西行,也就是红九军团走的线路,但当时西线有重兵设防,所以毛主席决定“三步走”:先南下,再西进,后北上。
下图是在《长征中“断片”的红九军团》中出现过的红九军团与红军主力线路对比图。
许多有关长征的书籍中都记录了这样一幕:在二渡乌江前,下着大雨,毛主席来到了红一军团红二师,向师长陈光和政委刘亚楼询问了部队的情况,然后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巨大的弧线。
长征中的精彩故事,有一小半都发生在这条大弧线上: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最后在懋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这条大弧线很“平滑”,但不代表走得容易,红军在此期间几乎是不间断地行军,消耗非常大。
06
川陕甘
懋功会师后,6月26日召开了两河口会议。
6月28日发布了《中央政治局关于目前战略方针的决定》,明确了红军会师后的下一个目的地:川陕甘。
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使中国苏维埃运动放在更巩固更广大的基础上,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国的胜利。
为什么是“川陕甘”呢?
大背景就是“北上抗日”。因为1935年5月,日本借口所谓中国破坏《塘沽协定》,调集大批日军入关,直接威胁了中国华北的安全,
07
陕甘
虽然两河口会议形成了北上“川陕甘”的决议,但张国焘认为难度太大,他的建议是西进青海,或者南下川康。
因为张国焘的拖延,红军在懋功、毛儿盖地区停留了近两个月。于是政治局于8月20日召开了毛儿盖会议,对两河口会议的决议做了补充,并把目的地调整为:陕甘。
在目前的具体的敌我情况之下,为实现六月二十八日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基本决定,要求我们的主力迅速占取以岷山为中心之洮河流域地区,并依据这个地区向东进攻,以便取得陕甘之广大地区,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继续发展之有力支柱与根据地。
岷山在川、甘交界,从这里向东发展,便是甘南和陕南。不论是“川陕甘”还是“陕甘”,根据地的依托都是“甘南”。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革军委随后制定了《夏洮战役计划》,但在张国焘的坚持下,该作战计划将红军分成了左、右两路军。
08
中苏边界
离开毛儿盖后,右路军北上穿过了松潘草地,而张国焘带领的左路军却西进至阿坝一带。
9月9日张国焘电令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毛主席与张闻天等紧急磋商后,决定率中央及红一、三军团单独北上。
9月12日,北上部队抵达俄界,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毛主席在会上作了《关于战略行动方针的报告》,因为以现有兵力已无法完成夏洮战役,所以主席提出改变“川陕甘计划”。
那新的目的地在哪里呢?毛主席提出:“目前应经过游击战争打到苏联边界去,这个方针是目前的基本方针。”
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毛主席做好了到苏联边界打游击的准备:“经过游击战争,打通国际联系,得到国际的指示与帮助,整顿休养兵力,扩大队伍。”
09
陕北
俄界会议后,毛主席和红军继续北上,于9月17日攻克天险腊子口,18日达到哈达铺,27日达到榜罗镇。
从哈达铺到榜罗镇,中央根据从报纸上获得的信息,确定了长征的第9个目的地,也就是最终目的地:陕甘宁,即“落脚陕北”。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落脚陕北”并非完全由“报纸上获得信息”这一偶然事件促成的。
毛主席在俄界会议的报告中提到:
我们可以首先在苏联边界,创造一个根据地,来向东发展…陕北、甘东北是我们必经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