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盏马灯,它高24厘米,宽16厘米,直径11.3厘米,金属、玻璃质。这盏马灯是林伯渠在长征途中使用的,尽管马灯的灯罩已不再清澈透明,灯架也锈迹斑斑,但就是这盏不起眼的马灯,伴随着林伯渠走过了漫漫长征路。
62年前的今天,1960年5月29日,林伯渠因病去世。次年2月,林伯渠夫人将这盏马灯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马灯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家国情怀?
林伯渠,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省常德安福(今临澧县)人。1921年,林伯渠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系统学习过政治经济学等课程。
1933年3月,从莫斯科回国的林伯渠辗转来到中央苏区。在这里,林伯渠通过组织工农业生产,增发纸币,健全财政制度,开展“四个月节省八十万元”的运动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基本上保持了革命战争的财政需求,被称为“红色理财专家”。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0月10日至17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八万六千余人,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此时的林伯渠已年近半百,却依然坚定地带领财政部机关工作人员从梅坑出发,跟随红一方面军长征。
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不仅面临着国民党的围追堵截、飞机的盘旋轰炸,还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等困难。战士们经常昼伏夜行,往往疲惫不堪。林伯渠本来有组织配备的一匹马,却多用来驮背包和文件,自己坚持和大家一起徒步行军。
一路上,他每天都带上“五件宝”:棍子、草鞋、粮袋、马灯和军包。就这样,他一手提着马灯,一手拄着拐杖,打着绑腿,穿着草鞋,与红军战士一道行军跋涉,从不搞特殊。
图:陈列在湖南临澧县博物馆里的油画
每次夜行军中,他总是站在险隘难行的路口,举灯照耀着让战士们走过去,叮嘱着大家“小心,小心”,还特意交代后面的同志注意险路。他的马灯照亮了红军前行的路,也照亮了每个红军战士的心。
红军女战士李坚真曾用山歌唱道:
年过半百老英雄, 又当部长又当兵。 山高水深何足惧, 手举马灯照万人。
作为长征的亲历者,黄镇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了长征中的所见所闻。在他所绘的《西行漫画》一书中,《夜行军中的老英雄》这幅作品就描绘了林伯渠在长征途中手提马灯阔步向前的形象。
画中,林伯渠身穿红军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胡须很长,面容清癯,颧骨突出,头发花白,左手提着马灯,右手拄着拐杖,昂首挺胸、迈步前行。
林伯渠对这盏马灯也是深怀感情,他曾写下《记长征马灯》这首诗:
长途不疲伴同仁, 掌握光明赖一灯。 总是前进好景色, 目标注定有南针。
他在诗中传达出只要心中有一盏明灯,即使在极其艰难的环境里,也能够方向明确,一往无前,迎来好局面的坚定信念,表达了对革命必胜的决心,也赋予了这盏马灯深邃的精神力量。
在长征途中,作为红军总供给部部长兼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林伯渠不仅要完成行军任务,还担负着保障部队给养、筹粮筹款的重担。到了宿营地,别人休息了,他还要忙着开会、调查、筹集和分配粮款物资。
当时的环境下,一饭一衣都来之不易,为了尽可能保障战士们吃饭穿衣的基本需求,又不损害百姓利益,林伯渠对如何筹集、使用物资作了详细的规定,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中央交办的工作任务。据资料记载,红军在懋功停留期间,林伯渠领导供给人员征粮58000余斤;过草地前,先后两次总计筹粮115万斤,为红军的行动提供了后勤保障。
毛泽东曾经称赞林伯渠,“你是我国革命老战士,自辛亥以来,在历史进程中,你总站在革命的最前线”,生动地总结了林伯渠彻底革命的一生。
图:图为周恩来和毛泽东、朱德、林伯渠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