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 蒋介石震惊于红军即将大会合的形势,最后解决了“两广事变”。之后,蒋介石急调第一军胡宗南部由湖南兼程北进,西进陕甘,命令位于定西、陇西和武山地区的第三十七军毛炳文部,位于天水、秦安、武都地区的第三军王均部,阻止红二、四方面军北进,命令宁夏的马鸿逵部和固原及其以北的何住国、马鸿宾部南北推进,夹击红一方面军主力。
9月13日 鉴于胡宗南部西调,中央军委为掌握先机,争取主动,提出《静(宁)会(宁)战役计划》,计划要点是:红一方面军以一部分兵力向西兰大道静会段挺进;红四方面军迅速北进。先敌占领静宁、会宁、隆德、定西等地,控制西兰大道,同南下的红一方面军夹击向甘肃前进的胡宗南部;红二方面军在甘南和陕西西南部活动,以一部兵力直出宝鸡以东地区,牵制与侧击胡宗南部,进而完成三个方面军提前会师的任务。
9月14日 毛泽东电示:四方面军主力立即占领隆德、静宁、会宁、通渭地区,控制西兰大道,与一方面军在固原西部硝石河地区之部相机靠近.阻止胡宗南部西进,并相机打击之。
9月16日 中央军委电台红二、四方面军;“胡宗南部大部已到西安,现陆续西进,胡本人到西安。”因而指示“四方面军宜迅速占隆、静大道,否则将被堵断”。
9月17日 中央军委电朱德、张国焘,指出“胡宗南以进占界石铺为目的。……四方面军主力务须在三天内进占界石铺及以西地段,否则胡军乘汽车将在二、三日内控制界石铺”。电报指出,已令一方面军西征野战军向南进展,策应四方面军北上。电报告诫“机不可失,千祈留意”。
9月18日 接中央军委北上电令后,中共西北局在岷州三十里铺召开会议,讨论行动方向。张国焘坚持逃跑主张、提出西进青海、甘北,以“打通国际路线”;朱德、贺龙、任弼时等坚决反对,力主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合,加之中央军委一再电催北上、张国焘的主张遂被否决。会议重新肯定了北上的方针。
9月20日 张国焘出尔反尔,星夜赶至漳县红四方面军的敌指挥部,于是日召开干部会议,煽动前方将士反对北上,说北上是“断送红军”,企图推翻岷州会议决定。
9月22日 张国焘电中央军委和红二方面军,说“目前与胡宗南之一路军在静、会这一四面受敌之地区决战是不利的”。提出四方面军以基干两个军,迅速由兰州以西之永靖、循化渡过黄河,翻越相连山,进入甘肃西北部的主张。并向所有北上部队发出电令,停止北进,改向西行。为了封锁中央,防止其他领导人反映真实情况,张国焘命令机要部门,凡未经他签署的电报,一律不准拍发。
9月22日 朱德总司令克服张国焘的阻扰,仍向中共中央和红二方面军拍发了反映张国焘破坏岷州会议决定的电报。电称“西北局决议通过之静、会战役计划,正在执行,现又发生少数同志不同意见,拟根本推翻这一原案。”并庄严声明“我是坚决遵守这一原案,如将此原案推翻,我不能负此责任。”与此同时,朱德通知西北局委员兼程赶到漳县,续行讨论行动计划。
接着,中共西北局在漳县再次召开会议,与张国焘破坏岷州会议的行为进行斗争。朱德与张国焘展开争论,详述了四方面军不应西进,而应北进的理由。徐向前说,鄂豫皖来的老同志也不愿向西走了。徐向前、陈昌浩、傅钟、李卓然、肖克等一致拥护朱德总司令的意见。张国焘无可奈何,被迫同意北进。漳县会议维护了岷州会议决定,坚持北上。
9月26日 张国焘再电中共中央和红二方面军,再一次提出红四方面军主力从循化附近西渡黄河,到甘北的意见,并说“各部队已按西渡计划行动”,“再折回必然西渡和静、会地区作战计划均失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