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7月2日 红二、六军团全部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是时,中共中央命令红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将红四方面军之第三十二军编入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肖克任副总指挥。
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即召开了二、四方面车领导人参加纳甘孜会议,由于朱德、任弼时、贺龙、刘伯承、关向应等的坚持和斗争,会议明确决定了北上与中共中央会合的行动方针。
7月上旬 红二、四方面军分左、中、右三路纵队向甘南开进,开始北上;
7月22日 中共中央相中央军委电告红二、四方面军“我们正动员全部红军并苏区人民粉碎敌之进攻。迎接你们北上”。并指示二、四方面军“以迅出甘南为有利。待你们进至甘南适当地点,即令一方面军与你们配合南北夹击,消灭何柱国、毛炳文等部,取得三方面军的完全会合,开展西北伟大的局面”。
7月22日至26日 红二方面军备部先后到达阿坝。
7月27日 中共中央正式批准成立中共西北局,由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
7月28日 中央军委再次电询红二、四方面军行动情况,并告知“西北统一战线有了进步。三个方面军会合之后,即能引起西北局面大变化。”
8月1日至3日 红四方面军各部通过草地,于8月初先后到达斑佑、包座地区。
8月5日 中共西北局在救济寺召开会议,根据甘南敌情和中共中央关于迅出甘南、抢占腊子口、攻占岷县的指示,拟定了《岷(州)、挑(州)、西固战役计划》,决定由二、四方面军共同组织此次战役,将红四方面军编成第一、第二纵队,红二方面军为第三纵队,计划“以迅雷手段在敌人主力尚禾集中洮、岷之前,在运动中大量的各个消灭敌人,先机取得洮、岷、西固地区”,“此次战役以形成创造西北抗日根据地为目的”。计划规定,第一、第二纵队由包座地区出发向甘南迅速推进,第三纵队随后跟进,有策应一、二纵队之任务(按:当时红二方面军尚未到达包座地区)。
8月7日 红二方面军通过草地,到达包座地区。
8月9日至9月7日 红二、四方面军实施岷洮西战役计划。
8月25日 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呼吁“立即停止内战,组织全国的抗日统一战线,发动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建议国共派出全权代表谈判,以实现两党的抗日合作。
9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退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明确指出:“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
9月8日 中共中央电示二、四方面军,指出“中国最大的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抗日反蒋并提是错误的。”“你们不要提出‘打倒中央军’及任何中国军队的口号,相反的要提出‘联合抗日’的口号。向毛(炳文)、王(均)等部派出人员进行接洽”,仅必要时才与之作战,“但同时进行宣传与接洽”。又指示:“对张学良任何部分部不要取真正攻击态度,应向他们的师、团、营长写信,向士兵作普遍宣传。”
9月上旬 中央军委拟定了一个战略计划:红一方面军西出并南下,占领西(安)兰(州)大道以北海原、固原地区,策应红二、四方面军作战;红二、四方面军兵分两路,以红四方面军为左路,占领岷州、武山、通渭等地区,继续向东向北,会同红一方面军占领岷州。陇西及西兰大道进攻,吸引并消灭毛炳文部;以红二方面军为右路,向陕书边发展,占领威县、徽县、两当、康县、凤县和宝鸡地区,配合红一、四方面军消灭毛炳文部,并牵制胡宗南部对西北的进攻,隔断胡宗南和张学良的联系。从而实现两个方面军的会师,控制西兰大道,造成打击与歼灭胡宗南部的有利态势,进而迢蒋妥协,促成全国抗日战争的实现。但张国焘在岷洮西战役结束后,继续反对北上,按兵不动,提出建立甘南根据地的主张,致使毛炳文部未被歼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