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号“安新在线”上看到田荣承老师撰写的《革命历史文物——大田庄古庙》,文章写得很好,值得点赞。我没有到过大田庄,对于这座古庙的历史也不了解,但文章中有关抗战方面的一些内容值得商榷。
文章中写道:“1939年初,在此庙召开过冀中区‘反扫荡’和改编河北游击军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冀中区司令员吕正操、政委程子华、参谋长孙志远、地方代表侯玉田,120师师长贺龙亦派甘泗其主任出席会议。”
受党中央毛主席的委托,孟庆山将军来到冀中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第一站到的安新城,然后到达安新北冯村,于1937年10月在高阳县孟仲峰村(今属安新县)建立河北游击军,当时号称一个独立团,司令孟庆山,但队伍只有第三营,之后很快在安新县的北冯和关城成立了第一营和第二营。从此拉开了我党领导冀中武装抗战的序幕。
当时安新县人民抗日情绪高涨,抗日队伍发展很快,后来成为河北游击军的主力。到1938年1月,主要有:
河北游击军第二团,团长王仰军,党代表陈鹏,政治主任杨玉良,以安新县人民自卫团为基础编成。
1937年10月,王仰军在安州组织人民自卫团,七百多人,王仰军任团长,陈鹏任党代表,李冠军任副团长。当月被编为河北游击军独立团,王仰军任团长,韩培义任政治主任。部队活动在安新县曲堤、韩村、南北冯、白庄、郝庄一带。
河北游击军第四路,在任丘西北部及白洋淀内成立,总指挥王烈军,政治部主任张正亭。
王烈军原是任丘县巡警局的教官,在安新一带发展武装。与此同时,地下党员吕书元也在安新县老河头一带组织了一个抗日支队,共产党员刘光裕、赵连奎在组建时起了重要领导作用。后来这支队伍与王烈军的队伍合并,成为河北游击军的第四路,张正亭为政治主任,刘光裕为副主任。队伍发展到三千多人,指挥部在端村镇,部队在安州、端村、关城一带活动。
河北游击军第八路,总指挥刘克忠,副总指挥刘亦珂,政治主任闫鈞,五千多人,有轻机枪十三挺,步枪三千多支。
刘克忠原为新安县保卫团大队长。第八路(原为河北游击军第八路军,俗称小八路)是由新安县人民自卫团扩大充实而成,同时又争取了新城刁多三、张才的队伍。
1938年5月河北游击军与人民自卫军统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安新县的这些河北游击军队伍完成了改编,大多编入八路军第三纵队第十支队兼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孟庆山。安新县早期的武装抗战都是在孟庆山领导下进行的。
所以文章中1939年初在此庙召开过冀中区‘反扫荡’和改编河北游击军的会议,应当是不同内容的两次会议,一次是河北游击军的改编,一次是反扫荡。
因为河北游击军是在1938年9月全部改编完成的,以后就没有了河北游击军番号。所以改编河北游击军的会议应当在此之前。
出席会议的有冀中区司令员吕正操、政委程子华、参谋长孙志远、地方代表侯玉田,120师师长贺龙亦派甘泗淇主任出席会议。这应当是一次反扫荡会议。因为1939年1月贺龙才率120师进入冀中。孙志远不是军区参谋长,而是政治部主任。再者,冀中区与冀中军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文章中还写道:“1940年初,孟庆山、陈鹏来大田庄古庙会见黄久征,做争取工作。黄久征,绰号黄罗锅,霸县黄庄村人,常在霸县、文安、任丘、安新一带活动的绿林头目。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他组织起几百人的队伍进行抗日斗争。1942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初八)在采蒲台村和县大队一起重创日军。”
我写过一本书《河北游击军》,其中就有这段历史:
1938年初,为了开辟大清河以北地区,党组织下令组成了一支北上抗日先锋队,司令员是人民自卫军独立第一团团长朱占魁,独立第一团政治主任崔文炳为政治主任,刘秉彦为特派员,于2月11日从安平出发,15日到达任丘县大苟各庄,与河北游击军第五路高士一部、人民自卫军独立第二团 (原河北游击军第十二路)柴恩波部会合,共同北上,成立了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这三支部队,朱占魁任主任,高士一、柴恩波任副主任,崔文炳、刘秉彦、杨琪良、徐恩荣为委员。
当时在霸县苏桥镇有一支由该镇商会组织的商团武装,人员有四百多人。1938年2月,为了争取这支队伍,在河北游击军第五路政治部主任杨琪良到边区开会的时候,由高士一安排人去苏桥镇活动,摸清了情况。杨琪良开会回来后,河北游击军第五路总指挥高士一立即去了苏桥镇。抗战开始后,社会上的杂牌武装都面临着一个跟着谁走的问题,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高士一利用他和该镇商会会长邢荫堂有一面之交的关系,顺利地争取了商团,全部参加了游击军第五路。
在苏桥镇,不少商家提出,在霸县的南部有一支二千多人的土匪武装,首领叫黄久征,经常到苏桥来要钱,商家不敢不给,如果能争取他们参加游击军抗日,就给镇上除去一大祸害。于是高士一立刻安排人寻找和黄久征有关系的人,找到了他的一个亲戚,进行争取工作。2月17日,杨琪良和高万德也来到了苏桥镇,和高士一一起研究,为了巩固住黄久征的人马,不要操之过急,暂时不派干部,决定:
一·黄久征部仍暂保持一个旅的编制,番号定为河北游击军第五路独立第一旅,黄久征仍任旅长,三个团的建置不变。待进一步了解情况并初步做些工作以后再逐步整顿。 二·请苏桥商会筹集大洋五千元,作为发给该部的首批薪饷。 三·同意高士一认黄久征的儿子为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