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游开吧,我们的船要去作战了。 ——雁啊,飞去吧,我们的枪要去射杀敌人了。 这是穆青在《雁翎队》一文开头中引用的歌谣。穆青,我国著名的资深新闻工作者,曾任新华通讯社社长。穆老分别于1943年、l990年和2001年三次来自洋淀,对白洋淀有着特殊的深厚情感。
1943年的“七七”前夕,《解放日报》编辑部为纪念抗日战争六周年,曾组织编辑记者采写一批反映敌后军民抗战事迹的报道。穆老当时去中央党校采访了一位战斗在白洋淀地区的军队干部。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白洋淀上活跃着一支由当地渔民和猎户组成的水上抗日游击队——雁翎队。在方圆几百里的白洋淀上,凭借密密丛丛的芦苇和千回百转的苇塘,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加之穆老又曾在冀中打过游击,曾多次在大清河、子牙河、滹沱河两岸穿插,也曾在黎明或日暮时分从白洋淀附近穿行过,对那里的地形地貌及抗日斗争情况都很熟悉。于是,穆老以抒情笔法反映了水上游击战争的特色,写出了三千多字的文稿,题目就是《雁翎队》。这篇报道于l943年8月22日在《解放日报》发表。
文章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在延安,当时还有些人还把这篇文章从报纸上剪下来贴到本子上和窑洞墙壁上。从此,富有传奇色彩的雁翎队的名字便传向了各敌后根据地。抗战胜利后,《雁翎队》还被选入许多版本的通讯、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集和一个时期中学课本中。后来,又应约在《人民文学》重新发表一次。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到穆老首写的《雁翎队》一文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1990年夏天和2001年,穆老在百忙中又抽出时间先后两次来白洋淀,与当年的雁翎队员、青抗先队员、儿童团员们倾心交谈。尽管当年的老战士们都年事已高,但谈起往日战斗,仍然是英姿勃发,心头涌起一股股热流。
时至今日,穆老所写的《雁翎队》已被收入《安新县志》,并广为传诵。白洋淀人没有忘记雁翎队,更没有忘记首写《雁翎队》的穆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