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把孝文化视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不断加以批判,使几代人亏缺了孝悌教育。
近年来,中央和各地电视台,相继开办了“孝行天下”栏目,各地报刊也不时推介孝行楷模。对承传几千年孝文化有了比较深广的反思与觉醒。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源远流长。因此中国人都懂得“百行孝为先”。“孝”是个常用字,凡识字者都认识。汉字是古代圣贤创造的,很多字都储存着圣贤们的思想理念,例如在“孝”字的形、音、义中,就寄托着上古圣贤对后人如何养孝、如何行孝的嘱托和告诫。
上“老”下“子”的深刻寓意
“孝”字产生于“道(导)之以德,齐(治理)之以礼”的西周时代。金文作,小篆承之作,会意字,上象一位长发曲背扶杖的老人,下象一个年幼的大头儿,隶变笔画作“孝”。以幼儿搀扶老人之形,以会孝敬父母之意。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是父母给的。天大地大,父母恩情最大,河深海深,父母恩情最深,终生难报万一。因此,父母理应成为儿女心中最受崇敬的人。在人伦道德上,父母永远居于受孝敬的上位,儿女永远居于尽心孝养的下位。这是孝行天下的永世法则,不可颠倒,故圣贤造“孝”字,“老”上而“子”下。
“孝”字下从“子”,而不从“人”,亦有深意寄焉。心理学家说:对儿女进行孝悌教育,三岁至十三岁是最佳时期,再晚就收效甚微了。我们圣贤深谙此理,故造“孝”字时,宁从三画之“子”,不从二画之“人”。
“孝”“效”同音的谆谆告诫
音、形、义是汉字构成的三要素。而音中有义,又是汉字的一大特点。《说文解字》讲“教”字时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段玉裁说:“下效,故从孝。”“效”是仿效,效法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上”指父母,说的“下”指儿女。儿女们的孝行,不是天生的,是从父母和长辈那里效法来的。父母孝则儿女孝,父母不孝则儿女多不孝。故“孝”“效”同音。我国古代有则故事:有个逆子用筐背着老人想遗弃山里,回家时不要筐了,跟着他的小儿子说:“把筐留着吧,等你老了我好背你啊!”孩子们的仿效能力是很强的。“孝”“效”同音,这是圣贤先哲对后人的谆谆告诫。如果你希望儿女将来孝敬你,你就要首先做个孝敬父母的好榜样。
善事父母的孝道标准
《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善事父母”就是“孝”字之义。许慎的训释,取的是孔子论孝的高标准。有一次,他的学生子夏“问孝”,孔子反问道:“有事弟子(指儿女)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指父母)馔(zhuan 吃喝),曾(竟)是以为孝乎?”在孔子看来,有事儿女干,有酒食父母吃,这是“事父母”,远非“善事父母”,因此不能算孝。又一次“子游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只叫父母穿暖吃饱,如果没有“敬”心,那就等同养犬马,不能称孝子。孝以敬为本,故有“孝敬”之语。做孝子什么最难?孔子的回答是两个字:“色难。”儿女在父母面前,时时、处处、事事都要表现出愉悦的脸色,让父母高兴喜欢,不能苦脸愁云以贻父母忧。因为只有对父母怀有至敬至爱的儿女才能做到,故称“难”。至敬至爱事父母方称“善”。“善事父母者”才能称孝子。只做到“常回家看看”距离“善事父母”还有很远一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