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北京2016年9月18日电(红笔杆)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文化界名人黄育华、温如昌和北京中红网总编江山三人合著的《字解中华》,经数易其稿、反复推敲,近期由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堪称文史教育界的一件盛事。
黄育华先生读大学时,曾师从陆宗达大师研读《说文解字》,师从启功大师研读古文献学,积累国学和文字学研究五十余载年,被时人尊崇为国学大师。曾任宁晋县第一届文联常务副主席的温如昌,在新华社工作四十一载、历任新华社高级记者、中红网总编辑的江山,俩位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宣传工作,学养深厚。
三位先生相知相交、亦师亦友四十余年,今联袂建树,不失为文坛佳话。
中州古籍出版社主任编审王小方,在反复精审后,兴奋地说,这些年将汉字的书出的不少,胆大的,胡编乱造;守成的,沿袭旧说。像《字解中华》这样以史说字,以字证史,有师承、有考据的严肃著作,却是凤毛麟角,首度看到的,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为一体,且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是我国汉字研究的一个历史性突破。
作者告诉记者,编著出版《字解中华》的目的大致有以下三点:
一是助力汉字走向世界。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世界上只有文字统一了,才有望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于道德的真正一体化。而在当今世界使用着的三千多种文字里,只有汉字脱胎于原始画图,而图画是不论地域,不论古今,不论民族,不论肤色,都能看懂的视觉符号,具有先天优越性。因而汉字是当今时代唯一“可通古今、可通四方”的文字。《字解中华》从原始的象形图画发展到今天的常用字,是面向国际友人写作的汉字科普读物。国际汉学家说:21世纪将是汉字的世纪。《字解中华》或可助力这一新世纪早日降临。
二是让国人更加珍视国宝。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是国粹中的国粹,国宝中的国宝。二十五史,四大发明,四库全书,万里长城,都不能与汉字等量齐观。“不”“正”为“歪”、“小”“土”为“尘”、不“上”不“下”为“卡”……世界上没有哪种文字能像一些汉字这样,可望形知义、不教而会、不学而能。“优”字繁体为“優”,从“人”从“憂”(忧),人必先憂而后優。现代企业家和治国者,讲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以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深刻的道理,早在三千多年前创造的“優”字就明昭天下了。面对这些宝贵的思想理念,你不觉得汉字可贵吗?古人以玉比德,而“玩”“弄”俩字皆从“玉”。让孩子们在玩中进德修身,这就是汉字储存的先哲圣贤的幼教观和教育观,你不觉得汉字珍贵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