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原始农业,大抵相当于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由于时间古久,史迹湮灭,经典所记无多,即使有片麟吉羽,也大都神话玄虚,难做信史。所幸一些古老的常用字,还生动如画地储存着一些初始农业的生产形态和生活形态。
烧荒造田
原始农业经营十分粗放,即俗说的刀耕火种。其时中原气候湿热,到处是草木繁茂的森林。选取一片,放火烧荒,厚厚一层草木灰,就是最好的有机肥。这就闢出适于种作的粮田了。“焚”字甲骨文有繁简两体,繁体作“”会意字,上为“林”字,中为火把,下为双手,表示两手执火把将林木烧荒;简体作“”,只剩大火烧树林了。金文承简体作“”,小篆作“”,隶变笔画化作“焚”。《说文》:“焚,烧田也。从火,从林。”“烧田”就是烧荒造田。烧后的草木灰,有如旧时农田所施的人畜之粪,故“焚”字取读“粪”字之音。记录烧荒造田的还有一个“炎”字。《说文》:“炎,火光上也。从重火。”所烧的不是灶火,而是树林,一片火海,火光冲天。故用“火”上加“火”以表意。焚林造田是农神时代最主要的耕作方式,故神农氏又称“炎帝”。
迁徙游耕
烧田之后,便用石刀木棒点坑埋种,就等秋后收获了。远古人不懂的施肥,不等几年,所烧之田的肥力便用尽了,于是需另选新地重新烧田耕种,经常游动迁徙,故称“游耕”。远的别说,唐尧带领整个氏族部落,从山东迁到河北,再从河北迁到山西,最后又回到河北。说明唐尧虽距初始农业已有五六千年,但仍生活在游耕时代。
在地力用尽以前,氏族和部落的首领就要外出另选新址。我们以前不懂“道”字形义之旨。但涉猎游耕研究,方悟出“道”的造字真谛。“道”字金文作“”,小篆承之作“”。会意字。右为生有長髪的人头,代表氏族或部落的年长首领;左为“辵”(chuò表行走),隶变笔画化作“道”。发现新领地以后,氏族首领便带领部落整体迁徙。他们是走在前面的领路人,本义是“導”。《论语•为政》“道之以德”,就是以德導民向善,用的正是本义。氏族首领领着族群走向更好的新生活,既是本份,又是规则。故引申为“道路”“道德”“人道”“天道”用字。为区别用字,金文下加“又”,小篆改作“寸”,孽乳为“導”,以代行“道”字本义。《说文》:“導,導引也。从寸,道声。”加“又”与加“寸”,表义是一样的,有用手指挥人们前进的意思。今简化作“导”,成了无理字。
如果新领地距离遥远,那就需要长途跋涉远行。为了生存,为了过上丰足生活,就是再辛苦,再劳累也是天下第一件“正”事。“正”字甲骨文作“”,也有上部简化为一横作“”的,金文承之或作“ ”,或作“”。皆为会意字,上部之方口或圆或横,皆代表前去的新领地;下部之“止”代表脚趾,金字表示向新领地步行迁徙。后世将此二体隶变为“正”“足”二字。“正”引申为“正好”“正直”“正常”“正经”用字。为区别用字,甲骨文再加“彳”孽乳为“征”以代行“正”字本义。迁徙新领地,新田肥沃生活可富足。甲骨卜辞“ ”就是雨水不足之意。“丰足”“足够”“满足”所用之“足”与“足趾”“足疗”之“足”是来源不同,义各有别的两个字,只是隶变后形体相同而已。迁徙到新址后,立即架屋建房,这就是“定”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体作“”,隶变笔画化作“定”。《说文》:“定,安也。从宀,从正。”就会再过几年安定生活了。今语“定居”“稳定”“心神不定”等语,皆由此而来。
茅舍过宿
浩浩荡荡的迁徙大军,扶老携幼,車拉肩扛,半路上怎么过夜呢?各家便临时搭建一间草房,这叫“舍”。甲骨文作“”,金文作“”。象形字。前者像在平地上立柱搭建的尖顶茅房,后者像在高台上搭建的尖顶茅房。小篆承金文作“”隶变笔画化作“舍”。这样的茅舍,只供路上过宿使用,第二天开拔,便舍弃不用。因为能过宿暂住,故引申为“宿舍”“舘舍”用字;又因这样的茅舍第二天便废弃,故又引申有“放弃”“舍弃”用字,义同后世之“捨”字,如《易经•贲卦》:“舍車而徒”,就是放弃坐车,改为徒步而行。《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舍”就是不放弃,不停止。
因为“舍”字本义是路上过夜搭建的临时草房,十分简陋。故在讲究礼仪的古代,人们常用“舍”字谦称自己的家,如“寒舍”“舍下”“舍弟”“舍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