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字解中华》>>正文
4 宋代之前,我国盛行分餐制(上册)
2013-06-06 16:38:31
作者:黄育华、温如昌、江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飮食有两种方式:一人一份各吃各的,这叫做分餐制;多人围在桌旁,合吃一盘菜,共进一盘汤,这叫做合食制。在今天的我国,除人民大会堂宴会执行分餐制,从家庭到各种宴会,实行的都是合食制。已故的语言学大师王力先生曾写过一篇《劝菜》小品,谑称合食制是大家的“津液交流”,像随地吐痰的陋习一样很不卫生。为世界所诟病,但又积习难改。

    但我国的合食制是从宋朝才蔚成风气,推向全国的,满打满算至今才不过一千挂零年。在唐代以前,华夏大地实行的是清一色的分餐制。

    原始共产主义时代,食物匮乏,猎获或采集的食物是按人口平均分配的,人各一份,自然实行的是分餐制。“天下为公”的“公”字,正储存着这一文历史信息。甲骨文作“”,金文作“”会意字,上部之“八”是古字“分”字;下部之“   ”或“   ”,可以认为是人的“口”,也可以认为是盛饭的容器,相合以会公平分配之意。小篆承之作“”,隶变笔画化作“公”。

    即使到了农牧业都很兴旺发达的商、周时代,也是各人守着各人的饭器用餐。前来就餐古人叫“即”,张口吃饭古人叫“食”,吃完饭要走古人叫“既”。这“即”、“食”、“既”三个字,描画的都是分餐制的情形。

    “食”字甲骨文作“”,象形会意字,上像一张向下的倒口(△),下像一食器中盛满饭,相合以会张口吃饭之意。一份饭,一人吃,岂不是分餐制吗?金文作“”,小篆作“”,隶变笔画化作“食”。本义是吃饭,引申为“食物”、“食品”、“粮食”、“肉食”、“素食”用字。

    “即”字甲骨文作“”,金文作“”,象形会意字,由盛满饭的食器和一个跪坐着的人合成。古人席地而坐,亦席地而食,此人刚跪坐在饭器之前,尚未开吃。小篆作“”,楷书通行体作“即”。《说文》:“即,即食也。”林义光《文源》:“卩即人字,即,就也……像人就食之形。”本义是在饭器前坐下,准备吃饭。饭已盛好人亦坐好,马上就要开吃了,故有“立即”之语。此人面前也只摆着一份饭,分餐习俗甚明。

    “既”甲骨文作“”,金文作“”,亦象形会意字。与“即”字不同的是此人不是面向食物,而是扭头背向食物,表示饭已经吃好,准备离开了。小篆讹变作“”,楷书通行体作“既”。李孝定《甲骨文集释》:“契文(甲骨文)像人食已,顾左右而将去之也。”本义是刚吃完饭,故刚过去的事叫“既”。苏东坡《游赤壁赋》:“七月既望。”“望”指阴历十五,“既望”是刚过去的十五,就是指十六了。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养门客三千。有一门客怀疑孟尝君碗里饭好,提出察看,一看与自己碗里饭食全同。认为怀疑君子就是不义,便拔剑自刎。倘孟尝君与众食客同盘吃菜,同盆饮食,就不会产生这种误会了。可见,其时即使是社会最上层也是各吃各的,分餐而食的,这种饮食习俗以至延续到唐代,未见稍改。随着高桌高椅大板凳的出现,席地而坐,席地而食习俗的结束,大家欢乐畅饮的合食制便逐步盛行起来。从唐到宋,是分餐制向合食制的过渡时期。从宋代开始,合食制便席卷天下,沿袭至今。但为卫生文明,分餐制或许不会太久就要回来的。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5 “衣”者,隐也;“裳”者,障也(上册)
·下一篇:3 神农氏游耕生活的记录(上册)
·让汉字走向世界——《字解中华》首发式暨首次座谈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让汉字走向世界——《字解中华》首发式暨首次座谈会在京举行(组图)
·让汉字走向世界——《字解中华》首发式暨首次座谈会在京举行(组图)
·让汉字走向世界——《字解中华》首发式暨首次座谈会在京举行(组图)
·萧鸣、江山、李学叶、布铁威、王子禄、夏耀之:让汉字走向世界——《字解中华》首发式
·特稿:让汉字走向世界——《字解中华》首发式暨首次座谈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小方块字 解读大中华——评黄育华、温如昌新作《字解中华》一书
·特稿:小小方块字 解读大中华——评黄育华、温如昌新作《字解中华》一书
·小小方块字 解读大中华——评黄育华、温如昌新作《字解中华》一书
·红笔杆:小小方块字 解读大中华——评黄育华、温如昌新作《字解中华》一书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周瑾华:永新多措并举保护三湾改编旧址——枫树坪(
特稿:永新多措并举保护三湾改编旧址——枫树坪(组
京台校长在育英学校交流(组图)
京台校长在育英学校交流(组图)
特稿:京台校长在育英学校交流(组图)
特稿:情系乌江(六首)
红岩联线管理中心:《董必武家书》出版新闻发布会在
特稿:《董必武家书》出版新闻发布会在红岩联线管理
弋梅荣: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爱心慈善行第七站:走
特稿: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爱心慈善行第七站:走进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四野后代在建党94周年之际举办文化交流促进会筹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