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民原本和动物一样,“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在辽宁朝阳区河梁子村考古发现的距今五千多年红山文化女神雕像,身体肥硕,乳房丰满,都是裸体无衣的。由此算来,人类无衣的年代远远长于穿衣的年代。《圣经•创世纪》也说,上帝创造的亚当和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吃了禁果,产生了羞耻之情,才采摘无花果叶來掩蔽下体。可见其初也是裸体无衣的。
中华民族的衣裳之兴,亦起源于知羞。这信息还储存在衣、裳、巾、裙诸字的音、形、义中。
古代上衣叫“衣”,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纂作“”,象形字,像一件古代上衣之形。有领有袖,下拖长襟。古衣无纽扣,穿时将斜长的三角形襟绕过后背,然后用腰带扎束。隶变笔画化作“衣”,最末一笔即斜长衣襟的示意。古代“衣”与“隐”同音,“衣”者隐也,是提倡隐蔽反对暴露的。
古代下衣叫“裳”形声字,从“衣”“尚”声。在《说文》中它是“常”的异体字。《释名•释衣服》:“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着裳是为障壁隐私的,这样才高尚。故从“衣”从“尚”。汉代董仲舒在《白虎通》中也说:“衣者,隐也;裳者,障也。”“障,蔽也”。穿着过于暴露既不隐也不障,是有悖服饰文明的。
《史记》上说“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说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我国已经进入衣冠完备的文明时代。衣裳遮羞,最应该遮住的当然是男女下体最隐私之处。起初用草木的叶子或一片动物的皮毛。有了布帛,便于胸前吊锤一方布帛,称之为“巾”。甲骨文“巾”字作“”,“冂”像一方布帛,“丨”表系于脖颈的绳子或布带。吊于胸前以遮蔽下体。《释名•释首饰》说:“巾,谨也。”是说“巾”字声源是“谨”,提醒人们要小心谨慎莫忘带巾,以遮隐私处,应当说“巾”是人类最早的遮羞布。垂于胸前之巾,很方便擦拭手脸,用如后世之手帕毛巾。故发展为“手巾”“毛巾”“巾帕”用字。
但随着服饰文明的进步,这块遮羞布逐步进化为下衣。而起始的下衣是裙子,古时男女皆穿裙。如今之缅甸人然。这种下衣古人叫“常”。始见于小篆作“”隶变笔画化作“常”。《说文》:“常,下裙也。从巾,尚声。”此下衣由“巾”而来,故从“巾”,服之遮羞则文明高尚故又从“尚”。这种下衣人人必穿,时时必穿,不可一日或缺,故发展为“平常”“经常”“寻常”“常常”“日常”“家常”用字,并由此又在引申为“天常”“伦常”用字。此字为引申义所专,小篆又造“裳”字,专用表下衣。
裳是下衣的总称。那么,最早的裳是什么样子呢?其形义储存在“裙”和“絝”二字中。
前面说过,“巾”是一方布帛吊在胸前的遮羞物,可称最原始的布衣。如果将多块布帛连缀围裹腰上,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件衣裳了。“裙”字小篆作“ ”,隶变作“ 帬 ”。《说文》:“帬,下裳也。从巾,君声”。因其物是从遮羞布演化来的,故从“巾”。《释名•释衣服》说:“帬,群也,联接群幅也”。据此似乎可知,字本作“ ”簡化作“帬”。因其是衣服故类化改作“裙”。据《中国历代服饰文化》说:“较正规的裙饰始于周文王时期”。裙装在我国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了,秦始皇元年曾下令宫女着五色花罗裙,从自裙成为古代女子一种主要着装。
远古男女皆穿裙,但裙不能保护腿暖。于是发展出胫衣,其字小篆作“”,隶变笔画化作“絝”(kù)。《说文》:“絝,胫衣也。从糹,夸声”。《释名•释衣服》:“絝,跨也。两股各跨别也。”其物有腿无裆,形如今之套裤,后类化作“袴”。因为无裆坐地时不能像簸箕似的将腿叉开,这样会暴露私处,这叫箕踞。古人以为不雅无礼之甚,后加裆,字改作“褲”。穿上裤子私处就入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