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讲堂的第二个环节,袁云娥教授讲解了自己对“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的理解和临床体验。
(袁云娥教授,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197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学系。上世纪末开展亚健康领域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创造性开展医学数字红外成像技术应用与中医可视化研究,曾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奥运”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奥运科技成果三等奖,现任北京现代数字红外成像技术研究院院长等职。)
袁云娥教授指出:“心与小肠相表里”是中医经典理论。人们经常用“心腹之患”来形容问题的严重性,为什么古人将心和腹联系起来呢?传统中医经典理论就阐述了“心与小肠相表里”的理论知识体系。“心”为脏,对应手少阴心经,即脏为里;“腹”,就是小肠,对应手太阳小肠经,即腑为表。“心腹之患”,就是说互为表里的小肠经与心经,它们都是一个整体;心或小肠出了问题,一定是相互影响,不可小觑。一个成年人的小肠,长度大约有5--6米长,盘曲在腹腔的中下部,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在小肠的管壁里,有能收缩和舒张的平滑肌,它使小肠不停地产生蠕动。在小肠的内壁上,是折叠成一环一环的粘膜皱襞,皱襞的表面有400万--500万个突起的绒毛;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小肠绒毛,它好像海底的珊瑚,形状十分壮观。小肠的绒毛和微绒毛是小肠特有的结构,这些结构为食物的消化、吸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人体大部分营养物质都是在这个部位被吸收,通过血液循环供给人体的各组织细胞。食物通过小肠后,这就是脾主运化过程,是后天之本,这是生命能量的“发动机”,是心血来源。
袁云娥教授认为,当今生活富裕了,大吃大喝以及寒性食物的摄入伤了脾胃,以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呈高发趋势,无不与此有关。用红外智能中医检测,清晰证实了心与小肠的表里关系;红外图像见小肠寒瘀影像图,心脏区域也呈寒瘀影像图。二者经脉相联,故气血相通。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协调,心之气通于小肠,小肠之气亦通于心。这就警示我们: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从“健脾”开始。关于中医调理脾胃功能的方法很多,除了服中药之外,改变生活方式、食疗、温灸理疗、按摩等养生方法都能得到有效改善。
茹凯副教授作了本次讲堂小结。他说:吴震铭大夫系统地介绍了“五运六气”、“六十甲子的因缘和推算表”。吴大夫的这套课程系统,如每天讲两小时需21天。我关注他个人的杏虞堂公众号,他对24节气有系统的医理解读和养生运动指导;今天的讲授,为我们又打开了一扇中医系统科学的大门。
茹凯副教授最后说:民以食为天。吃什么,怎么吃?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康瑞祥中医健康大讲堂,就是要倡导养生健康治未病,不用药,不打针,用非药物的调理方法、运动康复、传统导引最好。我们的先贤哲人很早就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超越三界五行,独立守神,自主自立,这就是“健康中国·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