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树新风,母亲执教育新人。 立志报国去参军,家国情怀忠于党。
紫阳,曾经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我出生地在紫阳,在红色文化基因的熏陶下,茁壮成长。一年一度清明节,缅怀母亲思亲人。家风家训传家宝,爱国主义要记牢。
故乡紫阳,名不虚传。美丽汉江,故乡的河。红色紫阳,历史辉煌。万里长征,途径紫阳。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是这样描写汉江的:“汉江一带碧流长,两岸春深锁绿杨“。如今,记忆汉江度红军,红色长河美名扬。一江清水送北京,南水北调很荣光。
汉江是温柔的,是有灵性的,它是母亲婴儿,又仿佛是岁月沧桑的老人,见证着当年红军度汉江时,船工吆喝的船工号子声,撕心裂肺,让人荡气回肠-----红色记忆永远不忘。
它古老,把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就像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洪流,穿越历史深空。它强悍,就像高原的雄鹰,展翅飞翔掠过长风。它豪放,就像汉江奔腾不息的急流。
我的母亲,离开我已经整整三年了,心里想着母亲就是家的归属感,有母亲就有家。一个平凡人经历与成长,离不开母亲家教我在母亲身边的时间,记忆最深刻就是独立生活的时候。
童年的我少儿时记忆迷迷糊糊地,想起儿童时代的成长经过,还顽皮,那些淘气时童年趣味,大多听别人或者是母亲外婆家舅舅,姨姨,他们在饭后茶余,聊天中,偶尔讲些我儿时的故事,他们是亲历者,耳闻目睹看着我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成长的经过。
事后,听母亲的舅娘,又讲母亲儿时的成长经历和故事。按一代人计算,一个人成长经历无非就是百年历史经过,天伦之乐,天地轮回,周而复始平凡过着。后来,看别人家孩子,或者是邻居家的孩子出生整个经过,才科学得知自己也是这样的,大同小异,没有多少区别。
仅仅是出生的家庭条件和环境不同,还有家庭的社会背景不同,地位不同,每一个人生活在中国平凡世界里,最大的区别就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验证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自然现象和普通道理。
一个人来到这个人世间,其实很普通,很平凡,很简单。谁也弄不明白,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弄不明白自己的未来,过去的事情,都是稀里糊涂的过去了,留下来的记忆是悔恨,活在当下的人还在与自己和别人之时较真,这也是人性的致命弱点。
从小的我,在母亲的精心照顾和培养呵护下,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茁壮成长。一天生活的无忧无虑,母亲就是我第一任老师,也是我成长道路上,教诲我的成长教育培养,传授我知识的老师,人们给予这个社会职业,最高荣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母亲活在的时候,一她给予我们传授知识,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独立生活?如何善待自己?二她承担着养子的义务和责任,还有孝敬老人,接人待物的社会公共责任和义务,三她要相敬相爱,相互尊重,支持丈夫工作和人间冷暖的生活。同时,母亲还要承担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琐事,也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
当母亲离开我们,才知道人世间能有几人未曾思考过自己的人生?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绚丽多彩,获得自己梦想的成功?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可以飞黄腾达?而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在我静下心来写我的母亲时,才清醒认识到母亲身上的伟大,真正体会到母亲善良,真诚和仁爱。母亲从小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时丧父,后来,外婆改嫁,母亲自幼跟着她外婆和舅舅家长大。
由于,当时,母亲外婆家世具有一定影响力,在紫阳境内任河流域颇有经济实力。母亲,自幼跟着外婆舅家,紫阳县高滩镇排楼乡龙湾村(小地名,新滩子)贾氏家族。母亲外婆家在民国时期在任河一地颇有财富的人家,开有染坊和手工业小作坊,经济方面还是宽裕的。
母亲在这样家庭环境影响下,茁壮成长起来。少年时代的她,母亲外婆思想开明,思想解放,大力支持资助母亲上学求知。紫阳县高滩镇境内,在当时也相继解放了。
由于,土地改革运动开始,政府鼓励地方上有识之士,去农村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母亲外婆家里的娘屋人成分高,怕影响到其子女今后前程,就主动积极响应去农村发展。这样以来也不会影响母亲上学或者是今后参加革命工作。
母亲外婆家唐氏家族在紫阳县任河流域一带很有影响力,在晚清,民国时期,远近闻名,这个地方叫“丁家坑”。听说是:“湖广移民“有名望的唐氏族人家庭。
现在这个乡村,同中国千千万万的古老乡村一样,颇有名气。流行讲:“古村落”。还是一个“状元村“这个乡村里的年长者,随便都可以给你列举几个状元故事。当时,这里人讲唐氏后裔:堪称“皇亲国戚”之说,是有依据的。
于是,在母亲血缘里,骨子里多少有这些血缘关系的基因。由于,母亲,勤奋学习,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组织上被录用“乡村民办教师”。
后来,她与父亲结为夫妻。相父教子,担当社会大任,在人民教师岗位上,奋斗终生。谱写了母亲一生“执教为民”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新篇章:“山区职教紫阳行,忠心耿耿为人民。西席桃李满桑梓,降帐珠玉尽楷模”的光辉历程,言传身教下,给我们儿女树立了榜样。
母亲离开我们时,我没有流泪,没有悲痛。她走的慈祥,也很安然。她在生时非常坚强,像个女汉子。遇到了困难,遇到了问题,她淡定自若,正如:“越是艰险越向前“是她人格魅力和座右铭。
她在七十年代时,不屈不挠,敢于与不良倾向作斗争,她坚持真理,为人正直。性格豪爽,刚直不阿。她锐意进取,乐于助人。教子有方,言传身教。她坚持正义,不为五斗米折腰。七十年代初期,由于,路线斗争激烈,把她下放农村,与农民同劳动,同甘共苦,她没有屈服,大义凛然,忍辱负重,直到平反昭雪,恢复她正常从教工作。
她一心一意扎根山区职教,听从组织分配,热心关心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孩子上学困难问题,省吃俭用,拿出自己工资助学帮扶困难家庭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业,默默无闻奋战在贫困山区教育战线上,一干就是四十年,风风雨雨依然无怨无悔。
母亲经常说,从先后生下我们兄弟三人开始,觉得她自己慢慢变老了。而我们兄弟三人一天天长大,她却一天天变老。我的成长过程是在母亲呵护下成长,且母亲变老是我亲眼所见,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鲜花变成参天大树的过程。
之所以人们称伟大母亲:“母仪天下”是有科学道理的。光阴荏苒,母亲头发越来越白,银发伴随着她脸上皱纹相辅相成,都是她人生经历和人生阅历写照。人到老年,儿女们像鸟一样展翅飞翔,都是他们自己的事业,工作和家庭,唯独验证了民间一种说法:“少来夫妻老来伴”在她心中父亲就是家庭里一座不朽的山。
她退休后,其乐融融,安度自己幸福晚年。她很自豪地说,在这个平凡世界的一个平凡地方,吉祥的紫阳山区生活,虽然这里是贫困山区,但是见证了“人穷志不穷”誓言。通过她培养教育出来学生个个出类拔萃,有的当了干部,有的成为“人民教师”有的成为有文化,有技术,有技能工人等层出不穷的为国家为地方建设输送人才。
同时,她也为这个幸福家庭付出了一切,不厌其烦听父亲讲国家大事,母亲默默无闻为这个家庭付出很多,包括我知道的事和不知道的事。
同时她也为国家呕心沥血培养人才,平凡世界中诠释着母亲的爱。
我的母亲同其他伟大母亲一样,她乐观向上的性格影响着她平凡人生,就是人间冷暖和人世间母爱。开朗大爱性格决定了母亲生活,家庭,事业和为人处世,也决定了她人生成败,还有她自己的命运前途。
我在成长中,发现了母亲身上的三处闪光点,在紫阳贫困山区中执教,六,七十年代,人民教师队伍各种经费十分紧张,有时候,连教师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她又是乡村里的民办教师,生产队分派给粮食作为母亲工资。有的生产队拿不出来粮食,也无济于事,望洋兴叹。
这个关键时刻,母亲想,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她组织乡村学生走“勤工俭学“自力更生之路。去山沟里挖石碳卖,前提安全第一,经济效益第二,哪一年乡村学校“勤工俭学“积累的资金,解决了学校办公经费和学生的书本费,照明费,受到了乡镇县教育部门的先进经验表彰。
母亲,舍小家顾大家的事例也很多,她自己却艰苦朴素把省吃俭用的钱,偷偷地助乡村贫困家庭学生,并悄悄地提醒学校里的贫困学生,不要对外讲,自己支持帮助贫困学生上学的经济困难资金支持的事情,类似学校里这种情况普遍,怕影响其他学校学生思想情绪。还有这些帮扶资金,等待乡村学生经济好转了还,如果实在困难也不用还了。
母亲的大爱精神,鼓励着我们从小要懂得感恩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宁愿亏欠自己人,也不愿意让乡村孩子上学因为贫困而辍学。那个年代,城市乡村经济条件大同小异,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过日子,每一个家庭经济收入情况都不富裕。母亲为了一心一意,兢兢业业奔赴在教育工作岗位,很少考虑自己孩子学习成绩和经济生活问题。
我们家庭出身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工农干部家庭,父亲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作风,也耳濡目染影响着我们兄弟健康幸福平安成长。学习成绩相对而言也不是那么优异成绩,相继我们兄弟三人,在农村生活,学习,成长也很平凡,没有什么特殊优越思想,反而,做人方面,谨小慎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