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当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时,朱德万分悲痛:“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他把对生身母亲的爱,升华成对祖国母亲的爱,这就是对家国的孝。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让儿女们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朱德将孙子、外孙接到身边抚养。为了报答家乡亲人当年支持他读书和革命的恩情,他把老家亲属的孩子接到身边抚养,目的是为这些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这十几个孩子的到来,使朱德家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学习朱德家教和家风与开展党风廉洁建设
朱德的家教和家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也为我们党当前深入开展党风廉洁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家教是家庭中有力的戒律,家风是无声的教化。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正,则社稷兴。
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重视家风建设,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在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朱德始终重视家庭教育,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家庭教育思想。他曾对子孙们说:“如果一个革命的家庭连自己的后代都管不好,那怎么能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呢?”朱德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来对待子女的培养和教育。他虽然整天专注于党和国家的大事,但从来不放松对子孙们的教育,时刻关心着他们的成长。1975年3月6日,朱德写下了“革命到底”四个大字。康克清说:“这四个大字,既是对他自己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全家的期望。”
党员干部的好家风与作风甚至党风相连。党员干部不仅要严守党纪国法,还应该养成严格的家教,形成良好的家风,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先从搞好家风做起,以正家风带动正党风。
现实生活中,某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贪污腐化,与其家教不严、家风不正有很大关系,家属亲属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形成家族式腐败,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对领导干部来说,良好的家教家风无疑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因此,党风廉洁建设需要党员干部注重自身的家风建设。从一些案件中可以看出,某些出问题的领导干部普遍存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的现象,家风败坏已成为某些领导干部走向腐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当前开展的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有必要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朱德的家教家风,对照检查自身的家庭教育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