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中华传统>>正文
中华传统-贺疆:凤鸟图腾的猜想——从骨璜的图案管窥邢台一个凤族的存在(图)
作者:贺疆
浏览次数:
2025-08-04 16:19:35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有个大约的数据统计:中国的汉字有数万个,在常用的约6000个汉字里,中国人取名时,偏爱的不过百十个字。而大多数的女性名字里,“凤”字的出现频率位列前30名。也就是说,带“凤”字的名字数以千万计,几乎相当于一个中型国家人口。

    “凤”不单单是姓名学的一个独特现象,在各个领域,“凤”的身影也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可见“凤”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这除了与它的吉祥、和平、美好的寓意息息相关外,还与其神秘的源起、源远流长的历史和自诞生起身份就与“龙”的比肩的地位有关。在历史流变中,“凤”,早已脱离了鸟的身份,而化身为传统文化的精神图腾。“凤”在文化、生活、日用等层面的示现,可谓处处在在,在此不做赘述。

    “凤”与邢台有哪些关联呢?邢台历史上是否曾经有过一个“凤族”的存在呢?

    这不得不追溯一下,“凤”的起源。

    从实证角度而言,目前考古文献里,最早的凤纹出现在凤形象陶杯上,简洁的几何线条勾勒而出,被称为“中华第一凤”,区别于我们常见的凤纹图案。时间距今7000年至4000千年,介于原始社会至六朝时期,载体为陶器、骨器。这一时期的凤纹,只是单纯的自然图腾崇拜,凤,也是太阳鸟的变体。或许也可以说,渔猎的远古时期,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影响了后世对凤的色彩“金色”的认同,比如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饰。

    “凤”有多神秘呢?据说黄帝都难得一见。

    据《韩诗外传》记载,黄帝即位后,修德齐国,却未见过“凤”,于是请教天老。天老说,凤“五彩备举,鸣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往即文始,来即嘉成。唯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于是,黄帝沐浴斋戒,服黄衣、戴黄冕,凤乃蔽日而至。黄帝站在东阶纸上,面西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园,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看,连黄帝见“凤”一面都不容易,需要有修身齐国治天下,需要整冠肃服礼乐才能得见。
无独有偶,我们熟知的成语“凤凰来仪”,出自《书·益稷》,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是舜帝在韶山演奏的礼祭乐《箫韶》,才引出凤凰起舞。在这个阶段,“凤”还是精神层面,是祥瑞的象征。这个吉祥意始终贯穿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诗经·大雅·卷阿》诗就描绘了凤凰在九天起舞翱翔的场景,“凤凰于飞,翙翙(huì huì)其羽,亦傅于天。”《说文解字》中说:“凤,神鸟也。……出于东方君子之国。……见则天下大安宁。”

    到了商代,凤纹出现在青铜器上,也见于玉器,这时已经成了身份的代名词,只是帝后专属。目前最著名的玉凤,就出土于殷墟妇好墓,以及其他凤鸟造型的古笄、打击乐器鸟纹石磬等。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之一。商王朝二十二任帝子武丁的王后。武丁有三位王后,即妣戊(妇妌)、妣辛(妇好)、妣癸(妇嬕),称之‘三配’。武丁的第一任王后妇妌,是井方(今河北邢台市)之女。殷墟卜辞中记录很多妇妌在商丘种黍的内容,足见她对农耕的擅长和重视,同时,妇妌也从事征伐、祭祀、先导、进贡等一系列王室活动,足见其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很高。举世闻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则是其子太子孝己或祖己为祭祀她铸造的。“司母”即“嗣母”,也就是法定王位继承人的母亲。作为武丁‘三配’之首,在殷人周祭中与武丁配享,是三位王后中唯一一个葬入王陵的人物。试想,妇妌的身份和地位,其墓葬品怎会少了“凤”品呢?!遗憾的是陵墓早被盗窃一空,司母戊大方鼎也几经周折才被保存下来。

    至秦代始,龙成为帝王的象征,凤成为皇后的象征。自此始,龙凤走下神坛走进生活。帝王居所称凤城、楼阁叫凤阁、苑池称凤池,冠冕称凤冕、车驾称凤撵。也是从那时起,凤冠霞帔成为诰命贵妇的身份象征。唐朝大明宫正南门名“丹凤门”,是唐朝的国家象征,是大明宫中轴线的南端。是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间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及举行宴会等外朝大典的重要政治场所。之后,凤纹流向民间日用器,更多情绪于吉瑞和祝福。我们今天常见的古琴琴腹,也有龙沼凤池之说。古琴曲里还有一首《凤求凰》,还因此曲引发了一场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公案。

    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孝中“鹿乳奉亲”的主人公郯子,春秋时期郯国君主,少昊(黄帝长子,即少皞氏)的后裔。郯子见鲁昭公,宴饮间,昭公问他,少皞氏为何以鸟名为官名?郯子答曰:“那是我的祖先。”少皞氏时期,各部门长官以鸟命名。凤鸟氏,就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玄鸟氏掌管春分、秋分;伯赵氏掌管夏至、冬至;青鸟氏掌管立春、立夏;丹鸟氏掌管立秋、立冬……这段对话记载在《左传》里。

    据传,凤作为氏族或图腾,其缔造者是轩辕黄帝之妻嫘(lei)祖,《山海经》中为“雷祖”,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后世称“先蚕”(蚕神)。据说,黄帝统一天下后,创新部落联盟图腾——龙,嫘祖创造两个大鸟的图腾——凤凰。但这里有个疑问,现在所能查到的资料,嫘(lei)祖故里有盐亭说、有新郑说、有宜昌说,众说纷纭。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战国《世本·卷一帝系篇》:“黄帝居轩镜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产青阳及昌意。”

    那么,轩辕丘是哪里?轩辕就是《山海经》里的干山与言山;《诗经邶风·泉水》里:“出宿于干,饮饯于言”的所在,也就是今天邢台隆尧的干言山,这是历史定论。而邢台,历史上出汉锦的地方,可见汉代的邢台桑蚕纺织业已很发达,应该推断邢台的桑蚕纺织业兴起要早于汉代。所以,很有理由相信,黄帝农耕、嫘祖桑蚕的所在地邢台的可能很大。这也就理解了为何郯子说鸟是他们的祖先了。

    再到商代时,玄鸟生商,商的图腾是玄鸟。玄鸟是什么鸟?一说是燕子,一说是凤凰。殷商在邢台的时间有129年。上世纪五十年代邢台尹郭的邢殷墟的发现就是有力的证明。以凤凰命名的地点,全国有很多,但邢台有个凤凰村,大家或许并不清楚,它就是今天的北小郭村,一直低调却古意盎然。而北小郭在尹郭的东南方向,直线距离不过三公里,属于邢殷墟区域范畴。

    如果说上面的只是推测和联想。那么,十年前我看到了一个邢台发现的骨璜,骨璜发现时间是世纪初。上面有孔可以穿绳,正面有图案,似乎有鸟栖枝头,仰头鸣唱,极具美观和装饰性。就图案我问过很多人,直到有一天,一个甲骨文研究专家说这可能是凤鸟。那一刻,我突然有种雷击的战栗,脑海电闪而过,这或许就是“凤”图腾。或许,邢台远古历史上有神秘的“凤族”存在,只是一直不为人知罢了。可能是妇妌娘家井方家族,但商代时期玉已很成熟,用骨头作装饰品显然可能性不大。所以,时间应该早于商代,那是否可以推断为黄帝时期,其妻嫘祖在邢台的部族族徽呢?

    记得《论语·子罕》上云:“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如今,“凤”图腾的骨璜出现了,那么邢台历史上的“凤族”也该面世了吧。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华传统-贺疆:媚兹一人,应侯顺德——且谈《诗经·下武》里的周公形象(图)
·下一篇:无
·中华传统-贺疆:媚兹一人,应侯顺德——且谈《诗经·下武》里的周公形象(图)
·吴志云:九里山怀古(二)
·中华传统-沈黎凤:看世界……
·中华传统-陈瑞红:计利当计天下利,留名当留万世名
·白玉玲女红文化的崇高价值——读王长华《历史的“横切面”:民间传说验证沧桑变
·“赓续文脉凝聚力量、传承智慧永励后人”公祭伏羲大典刘志丹外孙女中华宋庆龄国
·王学典、高晓虹:中华文化的历史根脉、生命力延续与全球影响力提升
·中华传统-王春龙:三月三:我们永远的父亲节
·喜玛拉雅山脉大河文明(组图)
·正定先贤赵佗像落成 古城再添文化新地标(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中华传统-贺疆:凤鸟图腾的猜想——从骨璜的
中华传统-贺疆:媚兹一人,应侯顺德——且谈
红色联播-宿秀清、洪玉玺:铭记历史 缅怀先
红色联播-李深清:纪念八一建军节(组图)
远航:八一军旗红,战士心向党!(组图)
“中医司令”的传奇一生(组图)
忽培元《苍生》三部曲研究中心暨台阶文学社
红色联播:“庆八一·暖兵情”十位志愿军老
彼岸游
纪念长征书法长卷和红色雕塑展亮相北京五棵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