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中华传统>>正文
特稿:河北省文旅厅领导考察吴桥杂技非遗传承基地 专家领导点赞杂技大王于金生的创新贡献(组图)
2023-02-09 09:52:24
作者:文/陈步峰、图/王少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2023年2月7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翟玉虎一行到杂技之乡吴桥县于集镇“吴桥杂技非遗传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同行考察的还有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雪芳、沧州市政府副市长王晓玲,吴桥县县委书记崔炳甫、县长王欣等。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老主任老馆长、河北省决策咨询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詹文宏、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教授以及吴桥县的老领导、杂技协会的新老艺人等一同参加考察交流。

    河北省吴桥县一向有“杂技之乡”的称誉。五十年代,周总理出访西欧十四国时,所到之处,华侨中无不有吴桥杂技艺人,周总理欣喜赞道:“吴桥真不愧是杂技之乡!”“杂技之乡”因而得名。吴桥县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杂技第一县候选世界纪录,创下新的世界之最。当地人们把杂技叫作“耍玩意儿”,民间流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意儿,人人有一手。”吴桥县杂技曾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1953年出生的于金生是于氏杂技的第十八代传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吴桥杂技的代表性传承人,是个精通杂技与马戏、具有多项绝活、富有传奇色彩的“杂技奇才”“马戏大王”,他从艺近70年的的演艺史就是吴桥杂技大变革的见证与缩影。

(于金生向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翟玉虎等领导专家汇报建立“吴桥杂技非遗传承基地”的意义宗旨)

    吴桥杂技协会会长于金生和解说员向领导专家简要介绍了吴桥杂技的发展概况和建立“吴桥杂技非遗传承基地”的意义宗旨,并如数家珍的介绍展厅内的老物件老照片中的传奇故事,对来宾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吴桥杂技非遗传承基地”座落在于集镇的于金生旧居。

    这里有正房5间,东西厢房各两间,独门独院。有表演训练场、培训会议厅、书画室和杂技文化展厅等。

    真可谓,浓缩的是精华。“小院不大,满是文化,杂技世界微景观,别具匠心亮奇葩”,可以说这是一个“浓缩的杂技大世界”和微型的“吴桥杂技文化博览园”。

    “字由心生”“境由心造”。与其他非遗基地不同的是,“吴桥杂技非遗传承基地”大气磅礴厚重典雅的大字牌匾和对联,均为吴桥杂技代表性传承人、倒立书法第一人于金生倾情挥就。即反映了从艺近70载的于金生的弘扬杂技文化的家国情怀、志向格局和胸怀心声,又道出了该传承基地的立意宗旨和宣言。在“吴桥杂技非遗传承基地”大字牌匾底下的小字或副标题是“传承千年杂技文化,造福人民精神食粮,弘扬民族传统艺术流芳百世”。两旁的对联是“以艺会友论江湖,杂技为媒迎宾客”。难怪行人路过这气派非凡的“杂技文化景点”,无不“注目凝视欣赏”,都想进去探个究竟。也有人问:“这个旅游景点门票多少钱一张,没票能让进去吗”?当被告知,此“旅游景点”免费开放,欢迎喜欢杂技文化的中外朋友来此探秘联谊,游客喜不自禁,当即打电话告诉亲朋好友这个喜讯。

    进入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幅古香古色的浮雕壁画,左边是“八仙过海”,右边是古代杂技表演艺人手持丝带、反抱琵琶,亦舞亦奏,动感极强。展示的内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天女散花,洒向人间都是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春色满园”。

    杂技文化展厅分“杂技世家薪火相传” “闯荡江湖情系五洲”“百戏竞技争奇斗艳” “马戏大王群兽献瑞”“领导关怀志存高远”等五部分。立体地展示了吴桥杂技的前世今生和于金生家族“闯荡江湖、创业创新、传承发展” 的传奇经历。

    在《杂技世家、薪火相传》第一展厅中,有百余张记录于金生团长表演经历的真实照片,以及过去杂技艺人表演使用的杂技道具,大铁缸、狮子头、石锁、石头礅、桌椅、板凳、木桶、铁刀等,这些老物件都曾经伴随于金生们上过飞机轮船、坐过火车汽车和胶轮大车,漂洋过海、上山下乡、走南闯北闯荡江湖,可以说每个物件都有一段传奇故事,既是杂技艺人艰苦卓绝坚忍不拔拔练就绝艺的活见证,也是中外联谊文化交流的纽带。

    在眼花缭乱的老照片中,有两张格外引人注目,一张是于金生团长1980年徒步登上泰山极顶,表演单手倒立。至今这张照片仍保存在泰山顶上,作为泰山文化的代表照片展出。一张是于金生在田间地头当场顶起的农民耙地用的耙子,反映了传统杂技表演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用农具做道具的表演的真实情景,(在吴桥县境内,无论是村庄农舍,还是田间地头,或是街头院落,到处可以看到演练杂技的动人场面。劳动工具或生活用具,都可以当作演练杂技的道具。)告诉我们:杂技艺术是取之于民,乐之于民的百姓喜欢的、扬正气接地气的“老玩意”。

    以前只听说过有童子功,指着这张几岁的孩子在成人的手上表演单手倒立的照片,于金生告诉我们,练杂技的行当里,从六七岁练习叫“童子功”,三四岁练习叫“娃娃功”,孩子在妈妈怀里吃奶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练功,叫“奶子功”。于氏杂技传承人几乎个个都是“奶子功”,可想而知杂技艺人自幼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做到的艰辛努力啊。非遗传承人的绝艺和荣誉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汗水中所积累起来的。

    除于金生团长外,其他于氏传人也各有各的独门绝技,三弟于培洋是有名的空中飞人,以走钢丝著称,四弟于培阁则以驯兽见长,马术、舞狮、驯兽、独轮车技都非常娴熟。在老照片中,我们还看到第十九代传人、于金生团长的女儿于迎花登台演出照片,于迎花女士3岁就登台演出,绝活是女性少有练成的气功。现在于迎花女士也有了自己的后代,于氏杂技也传到了第20代,吴桥杂技正是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发扬光大,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焕发活力。

    在《马戏大王,群兽献瑞》展室中,大家了解到于金生不仅是杂技大王,而且是马戏大王,是杂技界的书法家企业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8家野生动物园,以“游乐+杂技”的模式广受好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保证8家动物园健康发展、持续不断的为当地创造福祉,彰显了于金生的使命担当和经营智慧。这八家动物园也将吴桥的杂技文化根植在全国各地,让全国人民能更能切身地感受到杂技和马戏的震撼与魅力。

    在第五展室“领导关怀志存高远”展室内,在众多领导合影中,我们发现了高占祥、季允石、张庆伟、倪润峰、王幼辉、边发吉等省部级领导对于金生杂技事业的关怀支持和创新贡献的评价。1998年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邀请于金生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展示绝艺、点赞于金生的创新贡献、并题词勉励“开创杂技马戏的新辉煌”。

    2022年7月中旬,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到吴桥县实地调研杂技艺术传承与发展工作。强调,吴桥杂技是河北的一张国际化名片,必须充分发扬好、利用好。要传承传统技艺,坚持守正创新,抓好人才培养,吸引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吴桥杂技的知名度。要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开发文旅产品,发挥带动作用,推动杂技艺术和杂技产业繁荣发展。

    最抢眼的一张是于金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合影。于先生介绍,2018年在俄罗斯召开了世界杂技艺术论坛大会。8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会,应邀参会的于金生作了重点发言,介绍了吴桥杂技大世界和他创办的衡水动物园的盛况,博得与会者特别是普京总统的称赞。普京总统特意提出和于金生合影留念。

    解说员告诉大家:“这些几百本荣誉证书,是于先生几十来在全国各地比赛获得的,每本证书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是老虎、野鹿、山羊、狮子、猴子、老鹰等动物标本,十分珍贵。

    一位领导兴奋地说:“于先生创建的非遗传承基地收藏的都是独具杂技文化特色的宝贝!杂技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具有极强的保护传承和旅游价值。”

    于金生讲:“我准备在这里打造一个乡村旅游景点,游客们观赏吴桥杂技大世界之后,还可以来于集看一看杂技非遗传承基地。”据悉,目前吴桥县、于集镇领导正在积极协助于金生逐步落实相关计划。

    领导和专家还在现场观赏了坦桑尼亚学员表演的杂技节目。据悉,20年前这些坦桑尼亚学员的爷爷、奶奶就是在于金生的培养下学会吴桥杂技艺术的。目前他们常年在于金生的衡水动物园演出。年逾七旬的于金生当场表演头顶近三米长的农民播种用的“耧”。

    当天上午,杂技协会主席于金生主持召开了吴桥县杂技工作暨非遗基地建设座谈会。据悉,几十年来,吴桥为近百个国家培养了1000多名杂技演员。大家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吴桥人要为全国乃至世界培养更多的杂技人才。

    应邀前来恭贺杂技非遗传承基地落成的河北省决策咨询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詹文宏,介绍了八年前,他担任河北省政府文史馆长期间,时任河北省政府省长的张庆伟亲自为于金生颁发“河北省政府文史馆员员”聘书的情景,点赞了于金生对杂技事业的使命担当创新贡献。他强调,要高度重视名人效应,一个名人就是一个品牌、就是一个城市一项事业的形象代言,一个名人带火一个城市一个乡镇一项事业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非遗传承中尤为如此。可以说“世界杂技看中国、中国杂技看吴桥、吴桥杂技看于集,于集有个于金生”。我们要注意发挥个人品牌和行当品牌城市地域品牌的互动效应,乘着党的二十大的东风,乘势而上群策群力,挖掘打捞创新发展百姓喜欢的老玩意好玩意,把我们的杂技事业再上台阶,在满足人民们美好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河北省决策咨询文化研究会和中国服务文化网将整合更多资源,为吴桥的杂技事业和乡村振兴文旅发展助力增辉献策献宝。

    詹文宏理事长即兴赋诗激情朗诵点赞于金生

    1、《诚赞于金生》

    “横空出世百姓家,传奇人生披彩霞。
    飞身马术见铮骨,倒立书法亮奇葩。
    执掌帅印传技艺,领军团队育精华。
    血性男儿真本色,燕赵盛开英雄花。”
    《走访杂技之乡》
    “新春考察吴桥行,扎进民间起共鸣。
    座谈热烈鸿儒现,表演精妙龙虎腾。
    旧有先师孙福友,今出豪杰于金生。
    金牌叫响誉天下,民族国粹放光明。”
    吴桥县政协老主席王福龙赋诗点赞杂技大王于金生,
    “吴标杂技根在村,铸就铁身凝做魂,
    五代挺梁迎雪雨,一人撼地起风云。
    大江南北传精艺,御水东西驯兽群;
    盛宴高歌说继业,举杯共贺好传人”
    资深媒体人韩中青赋诗点赞
    ““金生杂技写传奇,五岁登台展靓姿。
    闯北棚车千地演,走南古郡八方知。
    老家小院引游客,合影普京创祖遗。
    当代称王名四海,七旬劲舞赛高低”
    “倒立行书世上奇,龙蛇笔走墨涟漪。
    实虚神采无形物,疏密毫端有玉肌。
    气脉相融盈气韵,诗魂灵动映诗碑。
    方家藏露遵章法,组字成篇视觉怡。”

(中国服务委员会高级顾问陈步峰教授用京东大鼓形式演唱了王主席的诗作。同时向于金生赠送了服务文化书刊和诗作书法。“坚韧不拔铸金生,创新善变傲群英;杂技使者连四海,绝美猴王誉美名”。左起:于氏杂技第十九代传人于迎花、詹文宏主任、于金生、陈步峰、于氏杂技第十八代传人、“空中飞人”于培洋) 

(詹文宏陈步峰为杂技世家薪火相传点赞)

(陈步峰感谢吴桥县于集镇党委的创新贡献,向耿国永书记赠送服务文化书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寻根问祖,凝聚血亲,家国情怀,族强国兴,团结一心,复兴民族文化,振兴乡村经济!
·下一篇:无
·特稿:寻根问祖,凝聚血亲,家国情怀,族强国兴,团结一心,复兴民族文化,振兴乡村经
·特稿:七律·沉痛悼念星云大师圆寂(图)
·甲骨文 唤醒古老文化记忆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2025年前全面复兴传统文化!
·吕永兴:从地理概念婺州旧“吕学”到时空社会生态概念中华新“吕学”(上)
·吕永兴:从地理概念婺州旧“吕学”到时空社会生态概念中华新“吕学”(下)
·【兔年随笔 古玉】/甲子大叔(2023年除夕)
·南歌子·春天颂
·2023年迎春诗歌唱和活动实录
·特稿:新疆民众同给道德模范拜年 相约携行崇德敬德学德养德(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河北省文旅厅领导考察吴桥杂技非遗传承基地 专
特稿:寻根问祖,凝聚血亲,家国情怀,族强国兴,团
郑伟达教授简介(诗词类)
何满子·八闽岳祖白岩山
贺圣朝·学习星云大师忍到春归
锣在过山敲才能响 七绝五首
七律·近庙欺神与同行相轻之感悟
特稿:众诗人品读岳宣义将军《电影<满江红>观后》诗
特稿:那是我深深爱着的地方
河工大学子寒假实践:探访烈士陵园(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