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推翻清朝建立民国,人们自然会想到孙中山和革命党。而沧州有这么一位人物,他并非革命党人,而是清军一名将领,他却为中华民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事迹至今鲜为人知,他就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刘之洁(1872—1938年),辛亥革命推翻清封建王朝一大功臣。曾有一副对联,联语颇具深长意味:盛名未易留千载;小道犹能成一家。
名门望族之后,河北南皮集北头村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正月生。少年聪颖好学,作为世代诗礼之家,其祖辈想法是希望他能继承家风,登科入仕,为国效力,光宗耀祖。然而,到刘之洁成年时,清王朝已陷入内忧外患之中,时局十分混乱。为挽救国家危亡,各种思潮纷纷涌现,维新派、洋务派、革命派不一而足。刘之洁深知循规蹈矩地埋头读书已于世无补,于是课余时间常常匹马短衣,练枪舞剑,准备有一天学习汉朝班超,投笔从戎。他的文章里也常带有几分豪气。他夫人很理解他并曾说:“大丈夫不能以文学显,投笔从戎安知不可致公侯。”在妻子支持下,刘之洁毅然投奔袁世凯小站的“新式陆军”,倾向革命,进小站北洋武备学堂,东渡日本,入“日本士官学校”。他给自己取字“聿新”,表明弃旧图新的志向。率军攻克南京,驱逐张勋,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被聘任大总统府军事顾问,授予鼎威上将军、江苏都督、江北护军使。
刘之洁留学归国后,先到东北协办边务,带兵驻珲春,使得边陲安宁。数年后他投奔江苏巡抚程德全。武昌起义时,刘之洁虽不是革命党,却对起义极为赞同。时在南京的江南提督张勋准备与革命军拼死一战。刘之洁率部参加“江浙联军”,围攻南京,攻破洪武门,拿下雨花台,并在雨花台上架炮轰城。张勋见情势不妙,派人向刘之洁求和不成,带残兵连夜潜逃。南京光复。之后,刘之洁作为程德全、徐绍桢委派的代表监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年轻的刘之洁投身于国民革命军的滚滚洪流。曾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在南京雨花台率军与辫帅张勋激战,并且轻伤不下火线,毅然镇静指挥,终于打败守城清军,收复南京。他严肃地指出:“我军今日之战,乃响应孙中山先生之革命而战,王朝既倾,应遵从孙先生意旨,建立民主政权。库银为民之血汗所积,随意分散,得此银者,何异吸取民之脂膏?功尚未成,岂非为民而为己也!”他说:“武昌起义之后,各省响应者络绎不绝,天命人心,已可概见,清政府推翻,可立而待。如今苏州起义条件已经成熟,今夜程德全巡抚即召集各方开会商讨办法,不日即可正式起义”。官兵们听后欢欣鼓舞,纷纷剪辫以表决心。他先后被孙中山任命为江苏都督、大总统府顾问,授二等文虎章,二等嘉禾章,授陆军中将将军府将军,并授“鼎威将军”称号。
由于北伐革命并不彻底。几个月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解散。1913年调任孙中山总统府高级顾问。刘之洁被授鼎威上将军,国民政府军事顾问、江北护军使兼十九师师长,进驻清江(今江苏淮阴)调任孙中山总统府高级顾问。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遭袁世凯暗杀,孙中山、黄兴避走海外,南北失和。刘之洁的性格和尴尬身份,也给他的军旅生涯带来重重危机。面对这样的局面,刘之洁忧心忡忡。他不属革命党,但推崇孙中山,他早年投军袁世凯,但又非嫡系。因与袁世凯政见不合,遭排挤,袁世凯先调刘之洁到苏州任都督,待他离开驻地,又令他到北京任职,解甲隐于沧州,解除兵权。曾倡导修撰《沧县志》,以期在文事上有所为,也曾寄托毫素,并留下“盛名未易留千载,小道犹能成一家”的心声。此时的刘之洁心灰意冷,无意抗争,说:当年我仿效班超,略展已志,现在应学张良,归隐山林了。他辞职做了寓公,只保留大总统府高级顾问的虚衔。
因与袁世凯政见不合,遭排挤,解甲隐于沧州,刘之洁辞职先住南京,后回沧县。曾倡导修撰《沧县志》,以期在文事上有所为,也曾寄托毫素,并留下“盛名未易留千载,小道犹能成一家”的心声。然而,在那个乱世,躲避和隐逸,怎能安度人生?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七·七事变”后,刘之洁流落他乡,靠人接济生活,年近七旬又无法再操兵戈,心灵受到极大创伤,抑郁成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