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我和我的祖国》的问世,张藜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创作高产期。“农村三部曲”系列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热播后,他为剧集写的主题歌更是唱遍大街小巷,但他本人依旧不愿多在媒体面前露面。张藜的作品没有舔伤自慰的哀哀怨怨,而是以真诚的心灵去探求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理,未及抚摸个人“伤痕”,首先捧出一颗赤子之心。祖国、人民、生活,是他心中不灭的信念之火,是他心中之歌的源头活水、碧浪清波。“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几乎唱遍了“每一座高山、每一条河”,足迹遍及祖国的山野村落,到处都留下他的赞歌。正是因为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与祖国苦乐与共的态度,才使得这首作品如此充满生命力,“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简直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正如张藜在回忆往事时说的那样:“现在想想,若没有这一大段的苦日月,绝写不出阳光的温存、爱恋的深切、痛苦的分量、春光的珍贵。”
上世纪80年代的歌坛,整体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仔细考察后会发现,很多歌词除了政治色彩浓厚、在抒情方式和美学风格上,概念化、雷同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港台流行歌曲传进来之后,那些爱呀,恨呀,悲呀,痛呀,呼天抢地,一个个平庸的意象顺手拈来,随意粘贴。而张藜的歌词开创了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个新模式,因为有很深的生活功底,其作品很容易被老百姓接受。他善于抓住那些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用一串比喻,形成一个氛围,用一连串形象,写出一种感觉,让人们去领悟其中所蕴涵的生活哲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山不转水转》《不白活一回》等作品处处洋溢着泥土的芬芳,既明白如话,又意味深长,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王国维曾说过:“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我国词界泰斗乔羽先生曾评价:“(他的作品)既不能模仿也无法代替”。张藜的歌词,无不显出大家的风范。这固然与他生活经历、思想情怀、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文学功力等有关联。
与张藜共同创作过120余首歌曲的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先生盛赞张老的创作是“真情美、深情美和浓情美的体现”。1989 年 11 月,俩人合作,为迎接第十一届亚运会创作的歌曲《亚洲雄风》,流传地非常快也非常广,群众投票评选亚运会优秀歌曲时,《亚洲雄风》竟获得了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选票。歌手韦唯挽词:“张藜老师一路走好,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挥泪忆深情。《亚洲雄风》为在天堂的您再次歌唱”。除了《亚洲雄风》,张藜先生还创作了很多经典曲目,是一代人满满的回忆。斯人远逝,雄风“藜”去。但留词作在人间,歌唱每一座高山,歌唱每一条河,歌唱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张藜歌诗人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始终贯穿于他一生坎坷多舛、信念如火、人格巍峨的苦乐年华里。美哉,张藜的人格!乐哉,张藜的作品!壮哉,张藜的妙笔!愿张藜老在自己写下的歌声中一路高歌,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