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盐阜、淮海两区合并为苏北行政区,李一氓被任命为主任委员。随后他重过爱园,感慨抗日战争胜利在即,抗日将士长眠地下,触景生情,遂赋诗《爱园》:“柳堤浓绿一春过,爱字题名意若何?漫草壮词留石壁,还从淮水逐胡戈。万花种就江山阔,志士生成肝胆多。风雨六塘堤上下,八年常与国销磨”。八年抗战,一朝胜利,其中弹雨枪林、南北奔逐、生死未卜齐涌心头。从这脍炙人口的佳构中,可以窥见李一氓当时的胸怀和抱负。
在淮阴故地重访中,李一氓还游览了城南公园、若飞桥,为当年结识过的裱画师傅李学金挥毫写下了《忆淮阴》诗:“淮海梦回三十年,清河炮火地连天。飞身雉堞峭烟里,放眼风城春色边。沐泗淮涟皆新貌,油粮稻麦赛江南。相逢重到原非客,水调高吟醉爱园”。其诗作于1979年国庆节。当时李一氓刚从“四人帮”监狱中放回不久。他恋恋不忘的是淮阴,想抒发的是与淮阴人民相濡以沫、共同战斗的情怀。李一氓夫妇还走访了泗阳的爱园、泗洪的雪枫墓园。对1945年5月l日为雪枫墓园所撰的门联改动了一个字,又重新工整书写赠送给墓园。其联句为:“半壁河山留战绩,两淮风雨慰忠魂”。把当年“吊”忠魂,改为今日“慰”忠魂,尤为贴切。
1981年是皖南事变40周年。当年秋天,李一氓怀念昔日战友,赴南京雨花台望江矶凭吊项英,在墓前触景生情,赋诗一首:“秣陵秋染浅丹霜,独有荒坟卧望江。麦饭篮空惭无奠,桐弦调走笑雌黄。临危受命原无忝,到死方休亦可伤。四十年间云岭怨,皖南山色自苍苍”。综观全诗,从文学角度评判,不失为上乘之作。
1981年底,中联部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领导干部新老交替的政策,李一氓身体力行,主动先于同龄人退居二线,积极扶植和支持较年轻同志走上领导岗位。李一氓一再向邓小平、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推荐德能兼备的乔石,使乔石一步一步得到晋升,最后出任中联部部长,担负起中联部全权工作的重任。1982年秋,李一氓在一次接待外宾的场合,把他的新作《游泰山至中天门止》一诗抄录给乔石,诗文:“漫游处处起云根,面对灵山自出神。且谅老夫艰步履,俊髦齐跻南天门。”他策勉、激励后辈的赤诚之心,跃然纸上。乔石深得教诲,把他的殷切厚望永远铭记在心。1982年9月,他俩都参加了党的十二大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有位同志请李一氓为《诗刊》写点东西,谈谈十二大的感想。李一氓专门请了半天假,第二天就写出一首词给乔石看,词的末段是“临危受命,坚维真理,登高倡开放改革。信如今,民主重复,一堂争团结。共生产,物质精神,青年中国。”诗虽是急就,但李一氓对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由衷赞扬,对欣欣向荣的我国改革开放大业的满怀信心,溢于言表。鲜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亦令人感奋不已。
一个做过毛泽东秘书的才子,诗书双绝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李一氓出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组组长,负责中国的古籍整理。而他自己已经出版的专著,就有《一氓题跋》《花间集校》《存在集》《诗集》《续存在集》等。他早期主编过杂志《流沙》和《巴尔底山》,问世的译著有《马克思恩格斯合传》《马克思论文选译》《新俄诗选》等。他的许多著述,尚待整理出版。
当年在淮海区与李一氓共事的原淮海区党委宣传部长杨纯曾以一篇诗作忆及李一氓,其中有:“擢英才,用贤能,团结干部舒豁达胸襟。通古今,赋诗文,战火中更挥洒儒雅之风。”此涵盖甚为恰当。李一氓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又是诗人和书法家。作为一位可尊敬的老革命家、红色外交家,他彻底唯物主义的宽广胸怀、共产主义者的高尚情操和一个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将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