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有:姚文福 (1923— )湖南长沙人。大专毕业。旧中央警官学校毕业。曾任督察长,解放后长期担任财秘工作。著有《三余集》,为玉融已故贤吏刘介先生撰联有曰:“一肩担日月,两鬓染秋霜,访苦扶贫,锄奸伐虐,古往今来,七品明堂尊介叟;万姓沐春风,千家迎雨露,嘘寒问暖,拒腐倡廉,空前绝后,三江太守数藩翁“。
方在华吟长(1938—)安徽怀宁人。大专学历,高中语文教师,中楹会会员。在《玉融联载》题融县史上刘介县长联:“十所黉门,千山茶树;一年县长,两袖清风”。刘介县长创融县小学十一所,“十”乃概言之。刘鼓励人们种油茶,说:“种七千蔸油,一世不用愁”。
刘介(1885—1968),号锡蕃,广西百寿县西门上(今永福县百寿镇寿)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以最优等成绩毕业于广西优质师范学校(大专)文科班。毕业后曾在柳州八县合立中学当教员,先后任柳城中学教员,之后又到庆远(今宜山)中学任校长,旋调任第一师范任校长,又调桂林第二师范学校任校长,又曾在桂林任《教育日报》总编辑。《教育日报》总编辑、广西省视学员、省政府秘书。
民国十二年(1923)到十七年(1928)在三江、庆远、融县任县长及幕僚时,兴利除弊,为政清廉,深受百姓拥戴。与地方人士共同努力,在苗、瑶族聚居的贝江地区创办了11所初级小学。由于长期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对壮、苗、瑶、侗等民族的社会生活、民情风俗产生了浓厚兴趣,仿照摩尔根社会调查法,在民族地区作实地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少数民族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收集了许多反映少数民族风习的文物器具,记录了第一手资料,刘在任上,勤政亲民,关注民族问题,他花了20余年时间,足迹遍及西南各族聚所,广泛收集资料,又用4年时间写成《岭表纪蛮》专著。
刘介先生也是旧中国的文人,他也关心政治,所以仿佛宿命般注定了他的不幸。在他的那个时代,他是清醒的,正因为如此,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那种深入脊髓的痛。他曾道:“当此之时,谈政治、说革命者,皆可无故富贵矣!何必从事乎穷愁著书?”他的目的很单纯,仅仅就是因为“吾每见苗人生活,即联想及汉人,不禁懔然而惧。窃愿崩角泣血,叩求此辈,驾临苗山一观也”。达汉吉在《广西民族报》2014年10月文曰:“刘介徒步小东江等地体察民情,并根据调查情况和自己感受撰写了《苗荒小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出版)。本书记载湖南、贵州等苗区见闻,分民族、居住、饮食、服饰等21章。当时的刘介县长,所看到的小东江等苗族村寨的景象是:如游上古之村落,又若置身于异国焉”。
他还对少数民族教育进行了广泛调查,提出发展民族教育应采取特别制度予以特别照顾的设想,建议设立“边防学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被聘为广西特种教育委员会委员,专门负责民族教育事物。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经多方奔走疾呼,广西特种教育师资训练所终于成立,(桂林民族师范学校前身。)招收少数民族青年来培训。他任所长近七年,十分关注广西的少数民族教育,又写了《边疆教育之回顾与前瞻》等文,为广西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师资。刘介先生是“文革”前广西文史研究馆第一副馆长,为自治区政协第一至第三届常务委员。他主张民族同化合作,不歧视少数民族,对学生热情关心,加上有丰富的知识,深得学生敬佩。
一个徒步考察壮乡瑶山苗岭侗寨的人,一个牢记孙中山革命必须为人民大众造福的人,一个从政为文推出民族学巨著《岭表纪蛮》的人,一个拓荒播火为民族教育不畏艰难的人。他勇敢地迎着各种嘲笑、鄙薄、仇恨的世俗眼光,辗转于幽谷险峰、崇山莽林之间。夕阳,照在他布满汗珠的额头上,闪着耀眼的光芒。解放后,他历任广西文物筹委会主任、桂林民族师范学校校长,是“文革”前广西文史馆副馆长,区政协常务委员。还著有《粤江流域人民史》、《泰族僮族粤族考》《广西特种教育》、《广西壮族文人文学史概要》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