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同志是严明法纪、严守纪律的模范。1944年1月3日,他在重庆回复中共中央元旦贺电的谢寿电文中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不论在什么时候,要毫不犹豫地坚守着中央分配给我的岗位。”1955年,董必武同志担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他强调要注重对党员进行法制思想教育,使党员懂得“国法和党纪同样是必须遵守的,不可违反的”,“我们党员应当成为守法的模范”。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自己就是遵纪守法的模范。他家中有一间办公室,从来不允许家人进去,即便有什么事找他,也只能在门外喊他,有关党和国家的秘密,从不允许家人打听、议论。他到地方视察时,坚决不允许地方摆设宴席招待。
董必武同志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共产党人良好家风的典范。他身居高位却从不自视特殊,严格要求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他的夫人何莲芝同志是一位1933年入党的老红军,打过仗,负过伤,为革命做过大量的工作。1956年国家机关干部调整工资时,人事部门拟定给何莲芝同志提级,但董必武同志没有同意,还特地找有关同志说,还是先提别的同志吧。董必武同志从不以功臣自居,从不摆老资格,他常用朴诚勇毅、甘当配角与子女们互勉,从来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职务去谋私利。他经常教导儿女,人的一生要靠自己努力学习,靠正确思想的指导,靠老老实实的工作,靠组织,不是靠父母,也不能靠父母。在他教导下,他的小儿子刚刚中学毕业就到农村,走上了自立自强的人生道路。
董必武同志一生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是活到老、学到老、为人民服务到老的楷模。他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是党内的饱学之士。参加革命后,他博览群书,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政治、法学、诗文、历史等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在中央苏区时期就与何叔衡、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等同志被尊称为“五老”,到八九十岁高龄时,仍然自谦“纷纭万有识之微”,保持着“学习当如卒过河”的永不自满的劲头和境界。他对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却一直“甘为民仆耻为官”,从不谈自己的功绩,从不居功自傲。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担任什么领导职务,他都以“新功未建惭高坐,老本无多啃早完”的谦逊态度,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为党建功、为国立业、为民造福。
董必武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理想的一生。他经历了从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在每一次紧要的历史关头,他都坚定站在伟大变革的最前列,披肝沥胆、英勇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之一”,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今天我们纪念董必武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和崇高风范,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07日 06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