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广东南雄2019年3月29日电(肖锋)3月28日,广东省南雄市政协副主席、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肖梅山,带领南雄地方文史“补遗”工作人员、市史志办文史工作者和珠玑中学负责人,到珠玑墟镇走访91岁高龄老人、珠玑中学44届校友李品俊,了解珠玑中学红色校史。
据了解,1944年,正处抗日战争烽火中,共产党员徐道昌受地下党的委派,为培养新生力量,发展地下党员,抗击侵华日军,针锋相对国民党,他与抗日自卫队珠玑中队吴述濂队长等人秘商,要在珠玑创办一所中学作为地下党的活动基地,为达到其目的,先后串通邓事型、邓事新、钟行惠、曾昭福等地方知名人士,经过乡民代表大会确定校名《珠玑中学》,校址定在珠玑巷社角村何氏祠堂,筹委会推选邓事炽为校董事长,徐道昌、何腾鸿、李贤光等6人为董事,邓事型任校长,并经省教厅奉准开办招生,从此珠玑中学诞生了。珠玑中学因接近县城,又处韶余公路通道边,经常受到日伪军的骚扰,学校被迫迁往邓坊乡西坑苟石村,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珠玑中学又迁回原址。珠玑中学的创办,救济了失学青年,发展了地方文化,推动了南雄革命活动向前发展,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建立了地下党支部,发展地下党员,壮大了党的组织;二是大力支持南雄抗日自卫军十二支队,抗击侵华日军;三是主编《珠玑》副刊、宣传革命思想共三十期;四是深入乡村,办夜校、演歌剧,教育和发动群众反内战;五是竞选“三青团”,争取合法斗争;六是为五岭地区武装斗争输送了大批骨干力量。珠玑中学的活动以教书、读书作掩护,从中进行革命活动和培养革命骨干。1947年被国民党查封,但她的革命历史永放光芒。
肖梅山指出,文史资料具有“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他表示,李品俊老人口述的有关史实,对珠玑中学红色校史的充实有一定的“拾遗”作用。他要求,文史工作者要用心用情用功地收集整理好这些文史资料,为南雄地方文史“补遗”寻找线索,打开思路,结出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