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内父女共演《白毛女》
这一夜发生在毛泽东窑洞里的故事,或许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中绝无仅有的一次。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窑洞里传出毛泽东那带有湖南口音的唱腔。他的女儿扮演喜儿,他自己一会儿演杨白劳,一会儿演黄世仁,两人一边演戏一边研究戏的内容。直到深夜,毛泽东仍意犹未尽,又找来其他领导讨论剧情。 歌剧《白毛女》取材于晋察冀边区广为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白毛仙姑”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附近的天桂山。天桂山有一座不大的山神庙,抗战爆发初期,天桂山上就开始闹“白毛仙姑”,说有人看见“白毛仙姑”来山神庙收取贡品,吓得村里人没谁敢去天桂山打柴、种庄稼。眼看着山那边的地一天天荒下去,乡亲们心里发急。于是,胆子大的人带上土枪,去了天桂山山神庙,最终也没有结果。后八路军一二○师进入平山,西柏坡抗日人民政府为了稳定西柏坡抗日根据地的治安,军民配合对天桂山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搜索,抓住了“白毛仙姑”。真相终于大白——原来,“白毛仙姑”是一个贫苦的农家姑娘,她叫杨喜儿,17岁时被当地一恶霸地主看中,以讨债为名抢走并奸污。后来因忍受不了地主及地主婆的凌辱,杨喜儿逃居天桂山,以采食野菜野果为生,多年的非人生活使她的头发变白,被不明真相的当地百姓误当成“白毛仙姑”。 中共中央迁都西柏坡
通过歌剧《白毛女》,毛泽东第一次关注了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给了西柏坡成为战争时期红都的历史机遇。 1947年春天,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中共中央向陕北转战。刘少奇和朱德带领中央工委先行去寻找中共中央新的落脚点,毛泽东说了一句话:“你们到白毛女的故乡去吧!” 毛泽东选择西柏坡,当然并不仅仅因为《白毛女》这部戏。虽然在此之前毛泽东并未到过平山,连晋察冀边区都没有去过。毛泽东有一个习惯,就是读报,报纸上的信息帮助他做出了许多战略决策。山西的《朝阳日报》曾报道过平山县红军游击队的消息。早在大革命时期,平山县就有了共产党员,上世纪30年代又发展了一批党员,并且组建了平山县各级党组织。平山县的红军游击队活动频繁,曾有力地策应了红军北上抗日及东渡黄河。 所以当刘少奇见到正在平山县封城村指挥正太战役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在商定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住址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就是:“白毛女的故乡在哪里?” “白毛女的传说就出在平山县。”聂荣臻回答,“平山可是个好地方,甭看喜儿一家穷得过不去年,可这里倒是个富饶的地方。连这里的老百姓都有这么一句俗话——‘平山不贫,阜平不富’,尤其是滹沱河两岸,真可称得上是我们晋察冀的‘乌克兰’。”刘少奇“噢”了一声说:“事情原来这么巧。”朱德接着说:“我看一下平山所处的位置。”有人递给他一张地图,他边查看边说:“要跟全国各地联系较为方便的地方,即交通比较畅通却又不能在大平原上。” “要考虑到最后指挥大决战的适当位置。”刘少奇又加了一句。“看这里,”聂荣臻指着地图上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衔接的地方说,“这里从抗战开始就是我们的根据地,群众基础很好。不过平山的面积很大,东边靠石家庄,西面与山西接壤。中间,或靠东一些较为合适,用不用到那一带去看看?”“去看一看吧?”刘少奇征求朱德的意见。 朱德派他的秘书潘开文、卫士长齐明臣,由聂荣臻的一位副官陪同,骑马沿滹沱河南岸逆流而上,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查看,一直走出30多公里到了洪子店镇,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地方。渡过滹沱河,他们沿着北岸顺流而下。没走多远,三个人眼睛一亮,几乎同时问了一句:“这是什么地方?”老乡们看看他们身上穿着的八路军的服装,高兴地说:“这个村子叫西柏坡。” 考察队到村子里转了一圈,发现西柏坡的房舍不像建在平地上的村子那样连成片,而是沿着山脚拉成一溜儿,像敌机轰炸时紧急疏散开的士兵。民房多为土木结构,一看就知道西柏坡村富裕,要不是村东头的几间被日本鬼子烧了屋顶、只剩墙壁的残房,谁也看不出三年前这里经历过一场残酷的大扫荡。 三个人都看中了这个地方,潘开文绘制了一张地图,在地图边上写下几溜儿小字,列举了选中这里的理由:地理位置适中,正是大山与平原的交界处,能进能退,能攻能守,进可通向全国各大城市,退可固守太行。 地图很快就摆在了朱德和刘少奇的桌面上。两位领袖一边查看地图一边听取潘开文的汇报。刘少奇忽然想起了什么,问潘开文:“西柏坡?是不是有个柏树传说的村子?”“少奇同志去过那儿?”潘开文感到很意外,因为他今天真的在西柏坡听到个“柏树的传说”。 “是主席讲的。我们离开陕北的那天,主席对我说:‘你们到白毛女的故乡吧。听说那里有个西柏坡,是个十分富饶的地方。’怎么会这么巧,你们偏偏就选了这个西柏坡!”远在陕北的毛泽东居然在他们临行前就提到了西柏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三人面面相觑。 至此,西柏坡终于浮出水面,站在了历史的前台。
通过歌剧《白毛女》,毛泽东第一次关注了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给了西柏坡成为战争时期红都的历史机遇,使西柏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浮出了水面,站在了历史的前台。 摘自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西柏坡:红都内外的秘密》一书 毛泽东为何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西柏坡?(2) 一旦情况有变 可以选择平山 平山不贫,阜平不富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延安杨家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期间。 毛泽东在参加代表团的分组主任讨论会。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针对国民党军已经四面包围延安,有可能发动内战,我军应做那些准备的军事计划?”。分组主任们几乎都是身经百战,金戈铁马的将领,他们各抒己见,发言持重又不失热烈。 毛泽东一边认真听取着各位的发言,一边不停地做着笔记。突然,毛泽东停住笔,抬起头,问到:“大家还要考虑一个问题,有道是有备而无患,倘若我们战斗失利,中央往哪里退却?” 毛泽东铿锵的问话没有丝毫的担忧情绪,带给将领们的是一种最高统帅的未雨绸缪,大智大勇的远见卓识。 顿时,会场沉静下来,将军们陷入沉思。良久,坐在毛泽东对面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说:“要是我们打输了的话,就退到我的晋察冀根据地那儿去,便于打游击战,那个地方到处是高山大岭,林深草密,太行山连绵几百里,水草肥美,安得下千军万马,还怕容不了我们中央机关几千人。” 聂荣臻一停口,有人问道:“这个地方具体叫什么?” “平山嘛,你们没听说过?俗话说,平山不贫,阜平不富。”聂荣臻充满信心的回答。 毛泽东听到“平山”二字,心中怦然一动,因为在此以前,他已多次听说过平山。毛泽东饶有兴趣地说道:“荣臻同志,你能不能把晋察冀根据地和平山的情形说清楚一些?” 聂荣臻简明扼要地把晋察冀根据地的情况,平山抗日模范县、平山的富饶美丽等情况向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做了汇报;接下去,聂荣臻又把平山县如何有利于山地作战,如何进可攻退可守的优越地理环境做了介绍。 与会人员一个个听得兴趣盎然。 听了聂荣臻的汇报和介绍,毛泽东打下了腹稿,一旦情况有变,可以选择平山作为大本营。 历史的突变,瞬间而至……
1945年8月9日下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党的七届一中全会第二次会议,研究讨论苏联对日宣战后的全国形势,会议认为“伟大的历史突变”即将到来;做出了“力争华北、坚持华中、抢占太原,重视上党地区”的战略方针。 在此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全国军民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8月10日24时至11日18时,朱德以八路军总部的名义连续发出七道电报,命令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向附近城镇和交通要道的日军发起反攻作战,接受日伪投降,并急令贺龙、聂荣臻、吕正操、李运昌各部,分头向绥、察、热、辽等地迅速进军。 1945年8月26日,中央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其中一个议题是中央机关是否向华北转移的问题。毛泽东明确强调:“党的领导核心还是在延安,延安不要轻易搬家。” 1945年8月15日,人类历史上一个具有特殊、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八年的反侵略战争,终于以胜利宣告结束。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局势发展,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预见的那样:“国共和谈,谈拢的希望一丝一毫也没有,”“抗战结束后的国共两党,已成一山二虎之势。” 明日请看:“向北推进,向南防御”
毛泽东最早关注平山 1938年2月,日军在山西大举南侵。阎锡山经吉县渡过黄河到陕西宜川县秋林镇避难。 期间,毛泽东来到延安抗大作报告,这天担任“值星”队长是平山县人曹慕尧,毛泽东作报告中间休息时,就同曹慕尧攀谈起来,当听到他的口音不是南方的,感到很奇怪,问他是那里人?得知他是平山人时,毛泽东“哦”了一声,显得很感兴趣。毛泽东同平山开始亲近起来。 报告快要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向在座的同志讲到:现在日军正在山西作战,阎锡山已经撤退到黄河西面的陕西秋林,若日本人过黄河,进攻延安我们该怎么办?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到时候形势恶化,靠山的上山,临水的上船,决不能放弃武装斗争。并说,若实在不行的话,我打算带一些部队到陕甘的黄土高原六盘山一带去打游击。这时,曹慕尧说:“去黄土高原干什么?晋察冀有座更好的山,在太行山麓的平山县,何不到那个地方去?” 毛泽东问道:“那地方有么子好?” 曹慕尧像讲故事一样讲道:我们那儿有个白毛仙姑,早年在村上被恶霸地主逼迫,逃到那太行山(即平山)当野女人,最后成了仙,打富济贫,过得自由自在。那山大得很,柏树林子高又密,像捉迷藏一样,地主、官兵有什么咒念 ?” 毛泽东又问:“这地方怎么去?” 曹慕尧说:“这个容易,从陕西渡过黄河,穿过山西,再翻过一座大山——五台山,走过一个阜平县份,就到了平山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