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我是农民的儿子——诗记习仲勋》>>正文
第十三章: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2013-10-15 10:10:32
作者:王旺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五二年七月,奉毛泽东命令
习仲勋亲赴新疆
解决民族纠纷
一踏上那片神奇的土地
像当年第一次来到陇东一样
习仲勋就像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内心荡漾着浓浓的乡情
他入乡随俗,了解民情
他不急不躁,虚心请教
把党的民族统战政策
化作一缕缕和风
吹散了牧民心头的疑虑
吹散了天空的阴霾
从此,使各民族重归于好
和睦如初
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
共同创造
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五)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
统战工作
被“左”的错误
凝固成一片
长满荆棘的荒漠
统战部门,被诬为“修正主义路线”
民主党派,被打成“资产阶级政党”
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
民族问题,成了“阶级问题”
宗教场所遭破坏,僧侣被迫还俗
成千上万的统战对象
像一群迷失的大雁
遍野哀鸿,归途迷茫
宪法,成了一些人手中的抹布
被随意揉搓、践踏

十一届三中全会
恰似一记响亮的霹雳
划破阴沉的夜幕
让每一个人
都看到了久违的光明
也许是压抑太久的缘故
也许是渴望太久的缘故
人们心中郁积的块垒
犹如雪崩一般
轰然倒塌
一切都在春天的惠风里
步入了正轨
获得了新生

刚刚走出囹圄
恢复工作的习仲勋
来不及洗涤衣衫上的污垢
来不及安抚支离破碎的家庭
来不及疗治心灵的创伤
就匆匆踏上了拨乱反正的征途
他没有时间
也没有心思,也许压根
就没有去想
——拨乱反正
并不轻松
其中的酸甜苦辣,得失荣辱
只有经历了苦难的磨砺
才能体会到个中的滋味
此刻,作为中央落实政策领导小组
召集人,习仲勋
比谁的心情都急切
他要快马加鞭,贯彻中央部署
广泛了解落实情况
不遗漏一个人,发现一个
督促解决一个,不落实好政策
就不罢手……
为此,要求全党干部
纠正只摆困难,不解决问题思想
迅速解决比较容易解决
又不需要花多少钱的问题
坚持一般号召
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以点带面
融化残冰
让党的阳光和雨露
温暖每一个
渴望在祖国的蓝天下
歌唱的候鸟

同时,习仲勋还十分重视
民族工作中的拨乱反正
着力解决民族地区历史遗留问题
把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时刻铭记心间
不让共和国的任何一块土地荒芜
不让共和国的任何一个民族掉队
手拉手,心连心
走共同富裕之路

宗教问题无小事
从全国到地方
从大会到小会
从作风到方法
习仲勋始终坚持党的政策
时刻警惕“左”的思想
和右的倾向
采取“特别谨慎”和“周密
严谨”的态度,但决不
放任自流
他善于穿越迷雾
甄别伪善
抓主流,抓主要矛盾
看准的事情,不遗余力
——对典型案件
他亲自抓,始终抱一颗同情心
以宽阔的胸怀
花费很大的力气
一抓到底,在短时间内
使国家的统战工作,实现了
由“改造”到“服务”的转变
恢复了“全党办统战”传统
倡导“五湖四海”理念
敞开心扉,以诚相待,办实事
不以一事而废人
凡事不能简单化,循循善诱
深入实际,“不要走热门,多走冷门”
少提口号,多做实事,少说多做
既不能“左”,更不能
有一点“官气”……

历经了战火的洗礼
和心灵的磨难
习仲勋感慨万千,时常告诫
身边人:“党内一种声音,一个腔调
太厉害,要改。共产党员
盛气凌人,总觉得高人一等
要不得”
要善于与党外朋友
共事,交朋友
这是一种天籁之音
一种醒世之语
就这样,沧桑与阅历
一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
饱满真实,可亲可敬
革命家的博大襟怀
这是党之幸,民之幸,国之幸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四章:一辈子没有整过人
·下一篇:第十二章:总把人民挂心间
·习仲勋和常香玉:中共领导人同艺术家友谊的典范
·《习仲勋在长葛》一书出版发行
·习仲勋的担当与广东改革开放
·韩英伟:七律·开国元勋之习仲勋
·特稿:七律·开国元勋之习仲勋
·特稿:七律·开国元勋之习仲勋
·听他们讲习仲勋的点点滴滴
·中组部原部长、全国党建研究会原会长张全景为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题词:“怀念
·毛泽东主席为受表彰的时任中共关中分委书记、专员兼警备一旅政委习仲勋同志亲笔题词:
·习仲勋为陕西西凤酒题词:“陕西西凤酒好”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