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红色小上海”展馆一角
长汀竹笠
斗笠和草鞋,曾在乡间,作为质朴、实惠的物件,突兀于日常与劳作中,头顶是天脚底是地,因为斗笠与草鞋,能让天空与大地和生命之躯相连。当生命从属于革命时,斗笠便成了一片红色的天空,而草鞋也便成了更坚实的大地。八十多年前的红色岁月,在一顶顶八十多年前的斗笠上开花结果。我沉迷于这段念想,像沉浸于妙曼的歌声,这歌声常常是从印着红五星的斗笠上飘来的。红军斗笠,多像质朴的有关斗笠的歌和舞,不经意便从一座叫长汀的古城漂浮起来。
1932年冬,长汀城中华苏维埃汀州总工会斗笠厂外虽然寒风呼啸,但厂内十多位工人却在热火朝天地编制着斗笠。一天,厂支书廖二子正在厂门口踮着脚等待一个高大身影到来。这高大身影便是毛委员。毛委员一进斗笠厂,便一边慰问着工人们,一边拿起斗笠试着戴了戴,稍后,他凝思了一番,随即对廖支书说,这尖顶夹边斗笠,能不能改为能坐、能扇,且背着不磨破衣服的新型斗笠。毛委员临走时还郑重指示:红军日益壮大,斗笠厂要多吸收工人,要想办法多生产斗笠。毛委员离开斗笠厂后的日子里,廖支书与工人们对斗笠进行了精心改革与设计,不久,崭新的竹篾缠边、缠藤平顶,印有红五星写有“工农红军”字样的红军斗笠诞生了。
每每穿行于长汀城的红色景点,身心便融入一条红色河流,在河中,我常看见肩负重任的厂支书廖二子,正头戴斗笠冒着风雨走在泥泞的小径上。他将走向一个叫谢屋的村子,这是一个出产斗笠的村子,村子里有不少做斗笠的好手。在山中行走,廖支书过去的苦难仿佛皆已随风而去,此时,他要快步向前,他要像一个智者,一步步酝酿着他所要申明的大义大勇。夜里,在谢屋村一盏盏昏黄的油灯下,廖支书正挨家挨户宣讲着支援红军的大义。第二天,他便顺利带上了谢屋村几十位师傅,神清气爽地回到了斗笠厂。
此后,廖支书还从童坊胡岭村请来一批斗笠师傅。斗笠厂壮大为二百多人的队伍,工人们日夜兼程,1934年仅生产九个月,斗笠产量便超过20万顶,工人们用艰辛的汗水确保了军需。
这二十万顶斗笠自长汀红军斗笠厂出发,伴着战士们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这些竹质材料编制的斗笠不可能走完漫漫长征路,一顶又一顶或在风雨中破损,或在战火中烧焦,但不可破损不可焚毁的红军斗笠厂工人们肩并肩为革命奉献的精神,却可在整个长征沿途播撒,可在中国大地播撒。“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歌声婉转清冽,精神浩然如歌。长征路上烈日虽如火,风雪虽威猛,炮火虽连天,但革命的枪杆可以顽强抵御蒋介石的炮火,沿途战士们接过一顶又一顶采集山野灵气的斗笠,在恶劣风雨中,腰身可以挺得更直,步子可以迈得更大。
长汀红军斗笠厂工人,作为当年红军军需物资的生产者,他们编制斗笠的手势,已将劳动者的朴素行为,倏忽融入了与敌战斗的雄姿中。这斗笠上竹篾交织的岁月,会让头顶的号角带上长征之路,让炮火硝烟、风霜刀剑洗练出壮实的筋骨。
斗笠上的红色记忆,将把红军斗笠上的岁月一代一代传播下去,即使传到地老天荒,天地间也仍留着一座深入岁月的纪念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