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红三十军八十九师击溃川军邓锡侯部第五师副师长兼第十三旅旅长陶凯所部(陶凯部1个团和李国详部的黄金欧营残部),占领墩上(千佛山战役纪念碑所在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一度驻墩上。红军分兵一部留墩上固守阵地,另一部沿青片河南岸而下,当晚夜袭了李国详部驻蔡家嘴的1个营。
5月2日凌晨,红军占据了县城对岸张拱桥上面的山头,与驻在县城内的红军组成交叉火力,夹击敌李炜如部驻东狱宫的第二十八军杨宗礼第十五旅姜玉坤团。红九军、红三十军一部从蔡家咀、乱石窖抢渡强渡湔江,合力攻击东狱宫。经过一场战斗,敌死伤近百,被俘200多人,缴枪200余支。姜团残部沿湔江南岸逃至曹山坡,红军追至曹山坡,据险扼守,不予再追。另一部残敌逃至鸡窝坪、罐子沟,红军追至鸡窝坪、罐子沟,经2小时的战斗,敌人败退凉风垭。
5月3日,红军攻占凉风垭,打开了千佛山一线的突破口。敌二十一军暂编二师彭韩之一部向凉风垭猛烈反扑,被红军击退,退至苏宝沟(擂鼓镇——地名,原安县今北川)。在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率领下,九军二十五师、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四团、八十九师二六五团(夜老虎团)和八十九师二六六、二六七团以及妇女独立师相继进入北川县境,并分头向千佛山方向运动。徐向前亲自指挥号称“钢军”的九军和号称”夜摸常胜军“的三十军之一部及妇女独立师一部,与红军先遣队会师,奔袭伏泉山。从漩坪撤至伏泉山的守敌十一旅李炜如部利用有利地形,从山脚到山顶层层设防,以密集炮火阻挡红军的进攻。红军以二六八团从正面进攻,以二六五团迂回奇袭。天黑后,红二六五团从敌阵地之间的一条狭谷洼地向上攀登。
5月4日凌晨,“夜老虎”团凭借老林的掩护跃上主峰,守敌第十一旅李炜如部王团和姜玉坤团残部溃逃。红军占领了伏泉山主峰龙宫殿及其周围的制高点。敌急调王铭章纵队(第二路“剿匪”军)第九旅2个团、第八旅3个团、第二旅3个团,接替了伤亡惨重的李炜如残部的前沿阵地;同时,又调游广居部(第一路“剿匪”军)7个团到草鞋街(今安县永安镇)一带策应;第二十八军第一师师长陈鼎勋指挥5个旅14个团,由茶坪向北川、墩上一线进攻。
5月5日,敌王铭章部在飞机的掩护下,以强大的火力向伏泉山发起反攻,红军浴血奋战,坚守阵地。王部分兵向漩坪东侧之九倒拐、火烧坡运动,欲迂回包抄夹击驻守伏泉山的红军,遭到从治城方向来增援的红军的迎头痛击,败回擂鼓坪。王铭章部从此由攻势转入守势,与红军对峙。同日,邓锡侯为夺回墩上和伏泉山而增援陶凯部和王铭章部,急令第十一旅林翼如率4个团经茶坪、东大垭口向墩上推进。
邓锡侯为了增援陶凯和王铭章夺回墩上伏泉山,达到重新控制北川峡谷的目的,又忙令林翼如部的二十三团 (团长张元雅)、十一团(团长王含光)和警卫第三团(团长李硕)经茶坪、东大垭口向墩上前进。其目的主要是防止红军南下川西坝子,其次才是阻止红军西进。
5月6日,先期到达的红九军二十五师和红三十军八十八、八十九师合击刚抵达东大垭口下面白家林(白甲林)的川军林翼如旅,林翼如仓促布阵,以十一团为右翼,二十三团为左翼,警卫第三团为预备队随右翼跟进,二十四团撤回茶坪第二线。红军予敌重创,迫使敌余部退回茶坪。红军巩固了东大垭口、白家林阵地并继续向西推进。
红四军十、十一、十二师8个团先后到达千佛山东侧一带,与先期到达的红军会合,一举攻占巴笼山、大坪山、皇宫山。
5月10日,红三十军八十八师和红九军二十五师各一部,配合在千佛山东部的部队,从千佛山两侧夹击敌军,攻占了千佛山主峰佛祖庙(北川河谷最南侧的制高点),使千佛山与伏泉山阵地连成一片,牢牢控制了北川河谷东段。红军追歼逃敌至千佛山西侧大垭口。
驻守土门、干沟、观音梁子、土地岭等地把守要隘的,是川军第十三旅旅长陶凯率8个团的兵力,再加上地方屯殖军(相当于民团)。
5月11日,红军又歼灭陶凯部1个团,缴枪700余支,歼敌近千人,毙团长1人,乘胜占领千佛山西侧的大垭口。
红军控制了千佛山、伏泉山一线后,迅即向西转兵,徐向前总指挥亲率第九、三十军主力,翻山越岭赶往土门。
5月12日,由副总指挥王树声率领的三十一军九十一、九十三师抵达墩上,九军、三十军之一部从西大垭口经胡子顶向桃坪运动,陶凯部两面受击,但红军未克桃坪。刘湘急令六路军总指挥王缵绪派兵增援,王即派六路军独立一旅从晓坝、教导师第二旅从安县秀水场、第三旅刘兆藜及教导师第一旅章安平往茶坪增援。由刘兆藜接替卢济清正面的守卫,卢济清旅靠右分担游广居部正面之一部,章安平旅麋集在茶坪、牛奶坪之间。
5月13日,红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二七一团、二七三团和九十三师二七六团之一部攻克桃坪,继攻土门不克,奉命前往千佛山接防。陶凯部王敬三团乘红军换防之际夺去千佛山主峰佛祖庙,并派金堂帮赖金亭土匪300余人扼守通往主峰必经之天险——天门洞。红三十一军二七三团强攻三次不克,伤亡甚重。熟悉地形的当地农民苟玉书自告奋勇为红军带路,爬悬崖、跨深沟、披荆棘、过老林,至天黑迂回至天门洞后侧500米的金堂帮匪营花园坪,乘土匪去天门洞换防之机,红军分别向天门洞和花园坪开枪,造成土匪火并,趁机攻占花园坪。正面攻打天门洞的红军发起猛攻,一举拿下天门洞。据守佛祖庙的王敬三团见天门洞已失,慌忙组织火力固守千佛山顶峰。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四团、二七六团之一部,强攻不克,预备队二七九团夜袭亦未拿下,此时,红九十师的两个团赶来增援,副师长王一军带领几个侦察兵,机智勇敢地捉到了敌军的哨兵和查哨的班长,弄清了敌军的口令和火力配备。16日拂晓,红九十一师和九十三师以5个团的兵力同时发起进攻,经过短兵相接的较量,再次攻占佛祖庙,活捉敌团长王敬三。红三十一军军长孙玉清率军部与九十三师师部驻佛祖庙内,二七四团守千佛山西侧,二七六团守千佛山东侧,二七九团为预备队。
5月14日,敌一路军游广居部侦得大坪山、皇宫山红军不多,出动7个团乘虚反击,一场恶战,夺去皇宫山、大坪山阵地,双方伤亡均在200人以上。红军连续发起反攻,终因兵力悬殊而不克。
邓锡侯、孙震企图重新控制北川河谷,以第二十九军第二纵队司令王铭章率十二、八、九旅共9个团,从擂鼓坪向北川河西岸进攻;以二十八军一师师长陈鼎勋指挥十二、三、二、十四、十五旅共14个团,从茶坪向北川、墩上进攻。
5月15日(另一说为14日拂晓),红九军、红三十军和妇女独立师各一部以及红三十一军主力共两万余人,分左、中、右三路向北川河谷的要隘——土门发起总攻。在土门筑碉防守的是川军第二十八军陶凯部的龚渭清旅和牛锡光旅之5个团、1个营以及地方民团。红军由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五团1个营率先夜袭敌主峰阵地,九军二十五师2个团担任正面主攻,九军二十七师一部和三十军九十师二六八团、八十九师二六五团迂回敌两侧包抄。至16时许,歼灭守敌大部,突破土门防线,攻占土门、干沟。陶凯逃至雁门关,仅收容到五、六百人,编为一个营。红军乘胜追击,直把溃敌赶出观音梁子和横梁子,并追到安县的高川坪坝子(今高川乡的高川、泉水、二郎、茅香、甘沟一带),并于当天(另一说为第二天)占领茂县县城。
观音梁子
至此,经过半个月的反复争夺,红军占领了东起伏泉山西至横梁子的千佛山阵地,突破了土门封锁线,打通了北川河谷。当晚,蒋介石派来的参谋团电令刘湘饬第一、二、六路“剿匪”军,限17日总攻伏泉山、千佛山红军阵地,进出漩坪、土门之线,重新封锁土门,阻止红四方面军向岷江流域西进。连接败报的刘湘气急败坏、大发雷霆,命令王缵绪亲自率领部队向土门进攻,反攻红军阵地,重新封锁土门。邓锡侯、孙震、王缵绪接令后在安县紧急会商,决定18日开始总攻,由第一路军游广居原7个团并增加第二十团从大坪山、皇宫山攻击2078高地和笔架山红军阵地;第二路军王铭章纵队3个旅从擂鼓坪攻击伏泉山红军阵地;第六路军王缵绪部为主攻部队,从高川坪进攻千佛山一线红军阵地。
5月16日,红军趁势攻击土地岭敌二线阵地,再歼敌一部,完全打通了土门一线的西进通道。
5月18日,川军调集30多个团开始反攻,第一路军从大坪山、皇宫山,二路军从擂鼓坪(原安县,今北川)、高川坡齐向千佛山发起总攻;第六路军王缵绪部第三旅八、九2个团在大炮、飞机的配合下,敌八团置前,九团随后,采取纵深配备、轮番攻击的人海战术,进攻红军白家林阵地,第九团团长王三友派人背上鸦片和银元,跟在进攻部队后面督战。敌黄柏光八团攻至白家林前沿阵地,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六团利用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凭险扼守,打得敌八团畏缩不前。敌九团团长王三友见八团不是红军的对手,便亲率本团上阵,强攻白家林。11时,红二七六团撤出白家林阵地,退至东大垭口坚守,用少数兵力吸引正面敌人,主力则运动于左右两翼。王三友以第二营(营长李遐举)占领前方的元宝山,用火力掩护其余两个营攻击东大垭口。14时许,敌攻至东大垭口的鞍部,正好钻进了红军设置的口袋之中。此时,王三友的后续部队已经到达,红二七六团和师部重机枪连亦同时赶到,从左右两翼用6挺机关枪及其他火炮组成密集的火力,射向敌群。敌王三友团伤亡甚重,王三友腿部负伤尚坚持督战不退。敌增援部队见势不妙,不敢上前。15时,王三友腹部中弹身亡,敌方逃窜。这次战斗,击毙敌团长1人,营连长7人,士兵900多人。红军反守为攻,一举夺回白家林阵地。
川军第六路军教导师第一旅凭借优势兵力突破了红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二七一团前沿老鹰岩的两道薄弱防线,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副团长钱玄炎率队从千佛山赶来支援,令战士待敌人靠近时用手榴弹消灭敌人,但当时手榴弹带有一根拉绳,甩出去后大都挂在树枝上,不能撞地爆炸。敌人蜂拥而上,红军搬石头砸、以刺刀拼杀,几次与蜂拥而上的川军肉搏在一起。在土门获胜的红三十军“夜老虎团”奉命赶来支援。这时敌机前来助战,见人就狂轰滥炸。红军凭借掩体,伤亡较少,敌人伤亡惨重。红军趁势将敌人赶下山去,夺回了前沿阵地。
川军第六路军独立一旅张竭诚部依仗人多、枪好、弹足,又侦得红军兵力不多,气焰嚣张,向红军高川坪阵地进攻。红军避其锋芒,边打边撤,退至鹦哥嘴(今高川乡境内)据守。第六路军教导师二旅旅长于渊(射洪县人)是早年入党的中共地下党员,奉命于18日去甘沟、水茶店之间截击红军,他为了避免与红军交锋,故意钻山迂回前进,拖延至19日晚才率部到达,当即受到红二十五师之一部和原驻水茶店红军的夹击,伤亡数百。于渊借此机会,急令轻装撤回,有意丢下大量辎重。当退至朵朵树(今高川乡境内)时,他得知红军正在鹦哥嘴与独立一旅激战,便观而不战。
川军第一路军游广居部因正面红军兵力强大,驻扎的皇宫山、大坪山本已突出,不敢再进,只派卢济清指挥傅汝洲、陈相楷2个团攻击巴罗山。但去巴罗山要穿过一带密不透风的箭竹林,只有砍竹开路才能前进,速度极慢。行至山腰,又面对悬崖,高不可攀,只得隔山观战,一见刘兆藜部溃败,便迅速退回原地;第二路军王铭章纵队攻击伏泉山,为了保存实力,仅向红军阵地猛放一阵枪,虚张声势。待红军还击时,王部却龟缩回原地去了。
红军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终于顶住了川军38个团的总反攻,千佛山全线阵地牢牢地控制在红军手中。
5月22日,蒋介石判断红四方面军主力已西去与红一方面军会合,命邓锡侯、孙震和第六路军总指挥王缵绪停止进攻,筑碉固守。
此后,川军第一路军转至岷江流域堵截红军,第二、六路军继续在千佛山一线与红军对峙。5月底,徐向前总指挥率四方面军主力通过北川河谷,西进岷江流域;副总指挥王树声指挥四军、三十一军各一部和三十三军继续坚守伏泉山、千佛山、土门一线,完成掩护主力、牵制和阻击岷江左岸之敌的任务,逐次往西撤离,直至7月14日才全部撤离千佛山。
千佛山战役战前局面对红军极为不利:离开了川陕苏区,蒋介石已责令川军第五路军和第三路军李嘉钰部截断了沿嘉陵江一线的红军退路,并命中央军胡宗南主力出碧口、文县南下青川、平武,川军刘湘、邓锡侯、孙震等部沿涪江北上,依托川军和金堂帮土匪据守的千佛山,对红四方面军形成了四面合击之势。面对多达14万之众的强敌,在徐向前总指挥、王树声副总指挥的指挥下,四方面军4、5万主力以少胜多,以攻坚战、运动战、阻击战和伏击战等多种形式,打胜了一场气势磅礴的战役,10万大军得以继续西进。
当年邓锡侯任川军“剿匪”前线总司令,他在解放后的回忆录中写道:千佛山战役“经过70余日,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打开土门进路和在侧敌运动中胜利通过长隘路横渡岷江。在阵地当面的川军除开邓锡侯所部不计外,吸引了王缵绪所部11个旅,33个团约6万人;孙震12个旅35团约5.3万人;江油、中坝方面的许绍宗纵队5个旅13个团,约2.8万人,总计约在14.1万人左右。经过这一战役,摆脱了十几万川军的纠缠,对红军懋功会师和党中央毛儿盖会议,起到保安作用。这一战役时间如此之长,制约川军这样大的兵力,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可见,川军疲于围堵西进的四方面军,而此时北进入川的中央红军(一方面军)则一路无大的战事,渡过金沙江、通过彝海少数民族区、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最后与四方面军派出的接应部队在懋功会师。在千佛山战役期间,四方面军总部于5月中旬在刚刚占领的茂县召开了各军领导会议,研究布置迎接党中央和一方面军的各项准备工作,决定一部开往小金川地区去迎接党中央,一部在松潘抵御北面的胡宗南部,另一部在北川、片口一线抵御东面的川军,以保证会师的顺利实现。因此,千佛山战役是一、四方面军会师前的极为关键一战!
在千佛山战役的74天里,北川人民为红军修桥补路、打粮运粮,1500多人参加红军,3200多人参加红军游击队,上万名妇女、儿童为红军缝衣制鞋、站岗放哨、采制中草药,仅有4万多人的山区小县为红军10万大军提供了给养保障和战斗支援。 据调查,红军在北川期间,北川人民共支援红军粮食600余万斤,腊肉约20万斤,猪8000余头,羊2万余只,牛1000余头;缝制和支援衣被6万余件,编织草鞋28万双。组织群众从江油、中坝等地转运粮食约60万斤,县内设置的红军接待站为红军炒制油米、炒面等干粮30余万斤。红四方面军还在北川为中央红军筹集了部分粮食和衣物。
7月红军西去后,接踵而至的川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土豪劣绅和伪政权头目还乡团对失散红军、苏维埃干部、游击队员进行血腥镇压。据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次调查,被还乡团杀害的红军尾队、伤病员2000多人,其中未及时撤离的马槽乡邱家大院(设立红四方面军总医院之地)百余名红军伤病员及警卫战士全部被反动民团残酷杀害,而全县被杀害的苏维埃干部、游击队员、童子团员等多达2000余人;新中国成立后,有名有姓被追认为红军烈士的就有1097人。据1936年统计,全县人口由4.6万人减少到2.5万人,北川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
至于红军的千佛山战役指挥所,在山顶的寺庙附近立有“千佛山战役指挥所遗址”纪念碑。到千佛山战役指挥所遗址,北侧可以从北川县墩上乡徒步登山,南侧可以驾车先到安县茶场后,再徒步登山,均可抵达。
在“中红网”上,有李琦的《特稿:穿越百里北川峡谷》,其中,有他们开车到达“千佛山战役纪念碑”的照片,这是又一个千佛山战役纪念碑,在一个停车场边上,此碑与墩上乡的碑同名而样式、材质、颜色都不同,似乎比较新,而且旁边还有一块卧石,錾刻着《千佛山战役》碑文。显然千佛山战役纪念碑有两个——一个在北川县墩上乡,另一个在安县境内。
总之,千佛山战役的范围较大,也就给来此的寻访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