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前是麦洼乡。色地和麦洼之间有个马鞍腰沟的出口,有人考证是当年红军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率领)过草地的地方。可在我看来,经过的路边一会一个沟口,弄不清楚呀。
一路前行,欣赏草原风光和藏族风情。可爱有趣的“熊猫”牦牛(黑眼圈)。
在公路上玩轮滑的小喇嘛。
积雨云密布的前方。也许又在下雨又在下雪。
牦牛们就在路边,下雨下雪都无动于衷。
经过麦洼乡,标明海拔3535米。当红四方面军再次北上时,徐向前率中纵队走过此地。麦洼有烈士陵园。
远处的山岗已经淡淡地蒙上了“薄纱”,必定是那里下雪啦。
我们眼前也飘起了小雪花。路标指示“国家湿地公园 日干乔”。
公路开始转向往北,一会儿晴、一会儿阴。“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就要到了。能够看清路右侧有低矮建筑和孤零零的三棵树了。
在“国家湿地公园 日干乔”的牌子后面,是更大的一个广告牌“红原——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队伍的画面呈现。我们慕名而来的重要地点到了。牌子上标明海拔3441米。这里属于瓦切乡,是自驾车最能贴近大草地、湿地的位置。
驶过广告牌,路边有停车场。我们顺着木栈道向一排石碑走去,寒风刺骨,雨雪交加。
说明牌上指明这里就是“国家湿地公园日干乔”所在,“日干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湿地——若尔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工农红军过草地的中心地带,沼泽面积约12万公顷。日干乔湿地地处黄河上游源头地区,是尚存于青藏高原东部、世界上面积最大高寒湿地的一部分;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构筑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干乔湿地的范围包括色地、麦洼、瓦切三乡,海拔在3300米~3500米之间,湿地下是亿万年积存的泥炭沼泽土。我不知道,这里说的“湿地”算不算是“沼泽”啊?但必须保护这片湿地,如果这片湿地消失,草原沙化将加剧,川西平原、成都、重庆将遭受沙尘暴袭击,黄河将成为季节河!
中共红原县委、红原县人民政府制作的广告牌高高在上,非常醒目。
这里一排石碑共有6个。最左边大一些的石碑上镌刻着“做红军传人 当忠诚卫士”,是武警八七四〇部队立的;近邻的石碑镌刻着毛泽东手书“英勇奮鬥的红軍萬嵗”;中间两个石碑,卧着的镌刻着“日干乔大沼泽”,立着的镌刻着周恩来题词“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最右边的石碑上镌刻着“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石碑后边生长着的三棵树,据称是红军路过时插上的手杖长成的,这显然是传说,因为红军走过都八十年了,树不可能长得还这么一点大。
1936年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时,四方面军先行,二方面军分左右两个梯队担负断后和总收容任务。由于二方面军坚决反对分裂行为,结果张国焘原承诺提供的粮草补充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作为最后一支过草地的队伍,二方面军部队筹粮极其困难,于7月11日由甘孜东谷出发时只筹集到七、八天的粮食,中途抵达阿坝仍没能筹集到多少粮食。二方面军从阿坝去往包座途中穿越了日干乔大沼泽。因为红军兵站遭到神出鬼没的藏骑土兵武装洗劫,粮食补给中断,二方面军贺龙总指挥退回了分配给自己当口粮的牦牛肉,而去钓鱼解决吃饭问题,以前的小学课本里有《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等课文,这些故事的发生地就在日干乔大沼泽。二方面军终于在1936年8月8日走出草地到达包座。噶曲河(白河)流域中“黄河鱼”(一种无鳞的冷水鱼种)是有名的,这里的旅游点就有辣锅鱼和不辣锅鱼,据说味道不错。
我站在周恩来题词的石碑旁,低头思索:我父亲当年可从这里走过?
望着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队友们意犹未尽,想到里面去走一走,可走不了多远,脚下就有些软绵绵的了。这里的大草原和内蒙的大草原真不一样!
我在地图上查到日干乔大沼泽的核心位置离这里的石碑还有约30km的距离,在瓦切乡有一条往东北方向的土石路可到。不过,我还是催着大家赶紧走,天公不作美呀!
离开日干乔的石碑群,我们继续向北,那是和日干乔连成一片的若尔盖草原。
我们自驾已经重走了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敬请关注微信公共号《重走长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