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田竞(大龙)>>正文
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7)——青杠坡战斗遗址,我军史上参战人员“级别”最高的战斗(组图)
2015-03-02 09:47:14
作者:田竞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我们继续在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重镇——土城镇寻访,到了镇子东边的青杠坡战斗遗址。从土城镇里的四渡赤水纪念馆到青杠坡战斗遗址大约10公里。

    远远地就看见了高大的纪念碑,接着到达一个尚在建设中的停车场。

    我们沿着台阶往高处的纪念碑走去。

    青杠坡红軍烈士纪念碑在坡顶的平台上,碑名是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于2002年题写的。纪念碑基座四周各有文字:正面是“青杠坡战斗遗址”,其他三面则为《青杠坡战斗简介》,碑文介绍了青杠坡战斗的情况。

    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青杠坡战斗简介》:

    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从遵义兵分三路进入习水,向土城、赤水进发,拟从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合。蒋介石调集川滇黔湘桂五省兵力,一方面重兵封锁长江,另一方面向土城四周的松坎、温水、赤水、叙永、合江一带推进,企图围歼红军于黔北一带。二十四日,红一军团进占土城。二十五日后,红三、五军团和军委纵队陆续抵达土城。同时,川军郭勋祺部两个旅从温水、东皇尾追而来,二十七日与红军后卫部队接火。土城,自古兵家必争之地,青杠坡为东皇至土城之咽喉,距土城仅三公里。中革军委获悉尾追之敌只有两个旅四个团,决定歼灭尾敌再全力北进。青杠坡战斗由彭德怀、杨尚昆负责战场指挥,红三、五军团进占尖子山、桐梓窝等高地,并派一部到凤凰嘴牵制敌人。二十八日拂晓,战斗打响,毛泽东、周恩来、张云逸、李富春、左权等在青杠坡附近的大埂上指挥战斗。由于敌情判断有误,敌军实际参战为四个旅八个团,而且后援部队还不断扑来,敌我召开激烈拉锯战,红军部分阵地被突破,危急关头,朱德总司令和刘伯承总参谋长亲上火线指挥,毛泽东又令陈庚、宋任穷率干部团发起冲锋,浴血奋战,夺回了部分阵地,红二师由元厚跑步回援,阵地得以巩固。二十八日中午,中革军委调整部署,一军团二师正面攻击,三军团攻击左翼,五军团抄袭右翼,红军向敌营棚顶主阵地发起冲锋十余次,与川军展开白刃肉搏,付出沉重代价后夺取营棚顶与敌对峙。此时,三万多红军被压制在土城不足十五公里的狭长河谷地带,形势万分危急,中革军委在土城展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原定北渡长江计划,主动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二十九日开始,红军兵分三路从土城浑溪口、蔡家沱、元厚沙沱一渡赤水河。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共和国三任国家主席,一任国务院总理,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元帅,二百余位将军参加了战斗。红五团政委赵云龙等一千多红军将士壮烈牺牲,张宗逊、杨成武、杨勇、张震等指挥员负伤。红军伤亡三千多人,歼敌三千多人。青杠坡,是红军四渡赤水的发轫地,青杠坡战斗,拉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此后的两个多月,红军四次飞渡赤水河,穿插于敌重兵之间,驰骋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跳出了四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写下了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出奇制胜的得意之笔。

    土城镇的四渡赤水纪念馆解说词节选:

    青杠坡位于土城东北方向2公里处,为大娄山的一条支脉,山势陡峭,坡地两侧较为开阔,形成一个狭长的葫芦形山谷,习水县东皇到土城的必经之路也在此,是个打伏击战的好地方。当年敌我双方争夺的主阵地——营棚顶(银盆顶)处于这一带的中心地位。

    1935年1月24日,红一军团先头部队进抵土城,川军潘文华部堵截我军;27日,中革军委进抵土城,川军郭勋祺部从枫村坝一带尾追我军至青杠坡一带,面对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的情况,我军北上受阻,我军侦悉到尾追之川敌为4个团的兵力,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天继续北上,相继夺取赤水县城,而红三、五军团则占领土城镇以东2公里~4公里处的两侧有利地形迎击敌军,决定利用青杠坡的有利地形打一场漂亮仗。同时中央军委安排红九军团及一军团二师担任了预备队,朱德总司令到三军团前卫第四师指挥,刘伯承总参谋长到五军团指挥。毛泽东、周恩来等在土城镇后山的大埂上指挥全局战斗。

    1月28日拂晓,战斗打响,彭德怀、杨尚昆分别率领红三、五军团在尖山子、桐子窝一线高地设伏,准备对敌军实行包围作战的计划,战斗打得异常惨烈,一度打到了大埂上军委指挥所的前沿。

    此时,我军才发现,敌情判断有误,敌军实际参加战斗的是8个团的兵力,为我军估计的两倍之多。我军大部阵地被突破,朱德总司令要求亲临火线指挥作战,毛泽东连抽了几支烟都没有答应。朱总把帽子一摘说:“得啰,老伙计,只要红军胜利,死我区区一朱德何以足惜,更何况,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我朱德的。”

    毛泽东只好默默地点点头。朱总司令上前线鼓舞了全军士气。毛泽东命令干部团发起反击,电令红二师从猿猴(元厚)火速回援青杠坡,干部团团长陈庚临危受命,立即与政委宋任穷一起,率领全团以泰山压顶之势扑向敌人,把敌人压回其师部附近。后来又有敌人三个旅前来增援,一度反守为攻,干部团拼死奋战一直坚持到下午2时许,与回援的红一军团并肩作战,连续反击,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夺回部分阵地,确保了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安全,毛泽东对这次反击作战称赞道:“陈庚行,可以当军长!”

    青杠坡战斗,我军歼敌3000余人,虽给予敌人重创,但我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五团政委赵云龙等一千多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王集成、姚吉吉、杨勇、张震等指挥员负伤。……战斗虽然失利,却引出了“四渡赤水”的新课题。毛泽东的伟大不在于打胜仗败仗,而在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并迅速变为自己所用的富有生机的创造力,四渡赤水的发轫地是青杠坡,如果没有青杠坡战斗,也就不会有四渡赤水战役。

    我们队友一行在走长征路之前就议论过青杠坡战斗,我们都同意毛泽东事后的总结(或是叫做检讨)所认为的——毛泽东在青杠坡战斗后不久的云南扎西会议上,总结青杠坡战斗的主要教训时,将战斗的失利原因归纳为三条:一、敌情摸得不准,误将敌6个团当做3个团;二、轻敌,低估了川军的战斗力,以为西南军队都和黔军一样不堪一击;三、分散了兵力,一军团北上赤水,使红军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毛泽东还说:所以说不要看不起我们的老祖宗,还是老祖宗说得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土城一役,对敌对我,判断都有失误,因此吃了亏。尽管川军伤亡也不小,但他们兵力雄厚,基数大,补充又快,因此吃亏的还是我们。这是个十分沉痛的教训。走出遵义以后,首战失利,我有责任。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担任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军事上的发言权也大大提高了,他显然希望他重新领导红军打的第一仗,是个胜仗,既证明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也给红军广大指战员巨大的鼓舞,还能清理掉尾随的“尾巴”,为北渡长江创造条件。可惜,青杠坡战斗却是一个令毛泽东刻骨铭心的败仗。

    毛泽东对惨烈的青杠坡战斗一直记在心间,其后,他数次为此检讨自己。毛泽东曾评说自己“一生打过四次败仗,两次发生在四渡赤水”。1956年,毛泽东在说到打仗时,讲人是没有不犯错误的,打仗也会有打败仗的时候,说自己这一生也打了四次败仗:高兴圩、南雄、土城、鲁班。毛泽东清醒地分析了青杠坡战斗失败的原因,他认为遵义会议一结束就提反攻,就提决战,是不明智的、不理性的。敌人内线作战,力量雄厚;红军外线作战,人员装备不足;川军以逸待劳,人地两熟;红军则长途转战,人地生疏。长征本是战略退却,在此情况之下动辄反攻、决战,就违背了自己保存实力以图发展的初衷。

    关于青杠坡战斗的一个疑点,就是敌军兵力到底是多少?时任川军郭勋祺旅参谋长(副官长?)的胡秉章在1983年12月写了《川军郭勋祺部在川黔滇边阻击红军长征之经过回忆》(见《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一文。他写道,那一仗不是红军战斗力不强,而是郭的“运气太好”。其一,郭旅在向土城追击红军时,胡“突然在道旁拾到一张四寸多宽,捏皱了的油印文件,展开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红军诱敌深入聚歼郭旅的计划。郭当机立断,抢先占领红军口袋阵的制高点狮子梁,使红军居高临下的歼灭战计划变成了自下而上的攻坚战。其二,当时郭旅只有6千多人,与数倍于己的红军大战两昼夜,已濒临绝境。这时一个叫王清泉的手枪营连长被红军俘虏,朱德、毛泽东亲自进行审讯,这个连长谎称郭旅附近还有八、九个旅,“就把敌人吓退了”。实际援军两天以后才赶到。

    我认为,尽管这个胡秉章说他亲身经历作战全程,并且保证这是“求实存真的忠实记录”,但他的文章不可信,有炫耀川军那个连长“智勇双全”的嫌疑。何况,青杠坡战斗的首敌郭勋祺后来成为中共特别党员,解放前促成多支国民党部队起义,建国后任四川省水利厅长、省体委副主任,他从来没有说过红军是吓退的、国军以少胜多这类的话。让我们看看青杠坡战斗前的川军实力如下:

    从川军“追剿”中央红军的实力可以看出,川军可调动的旅超过十个,而且郭勋祺部原本是总预备队,却紧紧跟在红军后面,其他川军距离红军更不会太远,绝不可能在2天的战斗中面对的“郭旅只有6千多人”!

    再看川军总指挥潘文华在青杠坡战斗第一天(二十八日)、第二天(二十九日)的报告,分别报告了川军和红军作战的部队就有:达(凤岗)旅、廖(泽)旅、郭(勋祺)旅、潘(左)旅、章(安平)旅。因此,毛泽东、中革军委对川军在青杠坡战场上的兵力估计是有依据的,红军不可能是“吓退了”。

    有一篇署名禹明先的文章中,作了以下分析,是比较实际的:

    1934年12月下旬,当川军统帅刘湘获知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已预计到了中央红军北上四川的可能,于是刘湘在给重庆二十一军第六期军官教导团学员讲话时说:如果发现中央红军有入川的意图时,就应当采取“北守南攻”的作战方针。刘湘认为碉堡战术太呆板,必须同机动部队配合才能发生效用。他认为以往在川北对红四方面军作战太被动,今后对西进的中央红军一定要采取主动进攻的战法,在中央红军未入川境之前,就要把他堵住,并且一定要把这场战争推到省外去打。为此,1935年1月16日,当中央红军进占遵义后,刘湘和他的长江南岸剿共总指挥潘文华在泸州紧急召开军事作战会议,鉴于中央红军已占领桐梓一带,刘湘认为中央红军有可能从綦江北出攻取重庆,于是在黔军溃退到松坎一带时,刘湘便命令川军第三路总指挥廖泽指挥穆肃中部共两个旅六个团到贵州境内的松坎、正安等地防堵中央红军,并密切关注松坎正面红一军团的动向。1日19日,蒋介石下达了在“川江南岸围剿中央红军的计划”。为此,当1月21日潘文华从廖泽的电报中获知驻守在松坎的红一军团有向西面的温水方向转移的动向时,刘湘一面命令廖泽旅三个团随后追击,同时命令驻守江津白沙的总预备队指挥官郭勋祺率领潘佐部共两个旅六个团南下到贵州温水堵截红一军团。但1月23日郭勋祺率部赶到温水时,红一军团已全部通过温水,向土城方向开进。郭勋祺和廖泽两部的堵截计划落空。于是郭勋祺奉命改堵截为追击,以所部第八团为前卫,于24日赶到良村以西的梅溪河时,即与从桐梓、吼滩而来的红军中央纵队遭遇,展开了大半天的激战,当晚被阻止在良村不能前进。与此同时,刘湘为了把“川江南岸围剿中央红军”的这场战争放到川省以外的贵州土城地区进行,刘湘紧急调遣川军第二路总指挥陈万仭指挥所部达凤冈旅和教导师第一旅章安平部由泸州赶赴赤水,徐国瑄特遣支队由合江奔往鳛水县城官渡堵截中央红军,令第一路总指挥范子英率所部旅三个团及教导旅的一个团和边防军第四路的顾晓帆团,由泸州赶赴叙永、古蔺一带设防。1月26日,当中央红军大部行进到土城至葫市一带赤水河峡谷,而北面黄陂洞和复兴场的一军团、箭滩的九军团均与前来堵截的川军接触并猛烈交火时,川军南岸总指挥潘文华感到合围中央红军的攻势已经形成,于是命令郭勋祺和廖泽指挥的四个旅火速向东皇场至土城方向猛追,并通报刘湘指令:凡参与此役围剿的各路川军,“应抱必死之作战决心,在赤水河峡谷全力围剿中央红军”!

    在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展厅内,有一个统计数字非常引人注意。那就是参加青杠坡战斗的红军领导们在新中国担任的领导职务——

    三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刘少奇、杨尚昆;七大元帅: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五任国防部长:彭德怀、林彪、杨得志、耿飚、张爱萍;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云、董必武、林伯渠、邓小平、胡耀邦、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以及数百位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可以说凡是参加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的所有指战员,都投入到这场战斗之中,在枪林弹雨中经受了极为严酷的考验和磨练。

    看看当年在青杠坡参战的领导人怎么说吧。

    我们回到青杠坡战斗遗址,仔细看看。

    青杠坡战斗遗址还在修建中,建筑材料是由骡马驮运上去的。

    我们走近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

    爬到纪念碑后面最高处的平台上,环顾四周当年的战场,延绵起伏的山岭、窄长的山谷,当年红军就在此奋勇扑杀。

    在平台上四处望去,一座山包是国民党川军占领的,呈三角形的另外两座山包分别是红军一军团、五军团占领的。可是,红军未能利用有利地形拿下川军占领的山包,被迫一渡赤水。

    正在修建中的是一个更大的平台,施工的工人们说,准备竖立当年参加青杠坡战斗的七大元帅塑像。平台周边还有几十座红军烈士墓。

    俯看来路上的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

    当我回到停车场时,经不住再次向当年的青杠坡战场回望。一头驮载石砂的健硕的骡子好奇地看着我们这群爬上去又爬下来的不速之客。我想象着,它是红军队伍中一匹驮载着弹药的军骡,它若驮载这些弹药,就足以让粮弹皆无的红军再次发起一次所向披靡的冲锋!

    我曾经看到有文章写道,死扛住红军攻势的郭勋祺受到刘湘、蒋介石的夸赞和奖励,并且获得提升。他后来回忆说:“如果土城一战川军被打垮,中央红军一定从泸州渡江,就不会有后来的渡金沙江、大渡河,走雪山草地了!”这说的真是实话,但,还有那句话——历史没有如果!

    这个郭勋祺后来成为了“中共特别党员”,你想到了吗?把本文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青杠坡战斗遗址附近原来有一座叫做“永安寺”的寺庙,在旅游景区图上的介绍,此应为当年红军的战地医院旧址。广场的左边有一座小桥,此为红军桥,也是一个重要遗址。桥边有一石碑,上有《红军桥简介》,有些文字已经脱落,不能完全辨认,摘录如下:

    1935年1月27日,……经过激烈的拉锯战,敌我双方伤亡(很大)……张震将军和红军伤员,就是经过该桥送往战地医院――永安寺抢救。为了纪念张震将军和缅怀红军先烈,后来当地人称该桥为“红军桥”。
该桥建于清代中叶,已有上百年历史。因年久失修,于80年代初倒塌,……

    ……青杠小学经多方筹措,……2006年冬季得到了恢复修缮。

    落款是:青杠小学全体师生 2007年6月立

    石碑上刻有修桥捐款单位,其中主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习水县人民武装部、习水县京华酒厂、土城镇中学。

    传说,时任团参谋的张震在青冈坡战斗中腿被炮弹片划伤,被送入寺中的红军战地医院治疗,由于腿部受伤,行动不便,在部队转移时,考虑是留下养伤还是随部队行动呢?此时,庙里的主持和尚对20岁出头的张震说,你要是能追上你的部队,你此生福寿都不可限量。听得此说,伤未痊愈的张震毅然踏上追寻部队道路,后来果然战功卓著、最高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之职。1993年9月20日,张老将军故地重游,感叹不已。他以90高龄依然精神矍铄游历祖国河山,实在是红军战士中不可多得的福寿同享的范例。

    距离青杠坡战斗遗址不远处,一条土道旁立着一个不起眼的路碑“红军神奇之路”。

    我们返回土城镇,去寻访毛泽东当年指挥战斗的位置——大埂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6)——土城镇红军街、红旗街、女红军街(组图)
·下一篇: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8)——大埂上,毛泽东指挥青杠坡战斗处(组图)
·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8)——大埂上,毛泽东指挥青杠坡战斗处(组图)
·田竞: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8)——大埂上,毛泽东指挥青杠坡战斗处(组图)
·田竞: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7)——青杠坡战斗遗址,我军史上参战人员“级别”最
·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6)——土城镇红军街、红旗街、女红军街(组图)
·田竞: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6)——土城镇红军街、红旗街、女红军街(组图)
·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5)——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组图)
·田竞: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5)——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组图)
·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4)——石壕镇,四渡赤水前夕(组图)
·田竞: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4)——石壕镇,四渡赤水前夕(组图)
·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3)——娄山关,红军长征首次大胜(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8)——大埂上,毛泽东指
田竞: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8)——大埂上,毛
特稿: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58)——大埂上,毛
给中小学生的三点忠告
喻林源:金寨县红色文化研究开发中心召开新年工作调
特稿:金寨县红色文化研究开发中心召开新年工作调度
张继平:井冈山市: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发展
特稿:井冈山市: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发展
李深清:白求恩国际主义智慧财富必将为人类做出贡献
特稿:白求恩国际主义智慧财富必将为人类做出贡献—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100首红歌歌词(写红歌画红歌内容参考)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