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五分校毕业证书和刊在《江淮日报》上的招生简章
抗大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新四军华中抗大五分校校歌:“黄海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两首校歌,汇聚起战火年代五湖四海进步青年热血追求和救国心声!
抗大,全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中国共产党1937年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随着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和队伍的不断壮大,各根据地开始创办分校。新四军历史上有两个抗大五分校,第一个是1940年11月,在陈毅、刘少奇的直接关心下在盐城正式创建。陈毅任校长兼政委,副校长赖传珠、冯定,教育长谢祥军,余立金政治部主任,训练部部长薛暮桥。
这是一所全新的学校,第一期招生简章在《江淮日报》刊出后,生源如潮,抗大五分校专门在海安、东台、黄桥、阜宁、本溪、盐城设报名点。华东乃至香港等大城市来的青年学生、工人、知识分子、还有归国华侨外,他们踊跃报名,参加抗大五分校的学习,为投身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的建设积蓄能量。部队也抽调了连、排、班级干部和少数团级干部参加学习。他们编为5个大队、一个机炮连。全校干部学员3000多人。五个大队学习重点各有不同,一、二军事队、三大队为政治队,四、五大队是为部队培养文化、宣传、文艺骨干。教员不仅有在抗日战争中,我们自己培养和成长起来的,还有一些文化界早就有名的知识分子。
校舍和教室除借住一部分民房外,主要是住在寺庙、停课的学校和其他公共房舍,铺上稻草、麦秸、玉米秸,打成通铺,盖得很少,冬天,门上挂个草帘,稻草铺厚些,大家挤一挤,夏天,一个班,一个排睡在大通铺,既闷热,又有蚊虫咬。在这种环境下,学员们有了“革命虫”、“革命疮”;饮食,以杂粮作为主,山芋干,高粱、黑豆掺些大米做饭;每年冬季,棉衣经费筹措困难,需要补充棉衣的几乎靠自力更生,冬天,能找到破布撕成条打“草鞋”就是“奢饰品”了。
学校学习生活艰苦紧张,为了适应战争需要,除了政治文化学习,还有军事训练,队列操练、射击、刺杀、擒拿、翻越障碍等基础课都要学,冬季每天早上5点半钟起床,一直忙到晚上9点才休息。日伪“扫荡”期间,学校不时随军转移,没有校舍,挂上黑板,就是课堂,背包当板凳,膝头当课桌,学员们以苦为乐。抗大五分校成立开学后,“皖南事变”爆发,为了使学员及时了解事变的真相和党中央严正立场与斗争策略,军长陈毅在百忙中特地来分校作形势报告。为了提高学员们的政治理论素养,政委刘少奇还先后3次给学员们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
1941年7月,日伪军扫荡盐阜地区,抗大五分校师生们依依告别了正北楼,在洪学智的率领下撤离盐城。10月,学校搬移到阜东。1942年,抗大5分校主要部分为基础在阜宁成立了抗大华中总分校和归三师建制的第二个抗大5分校。照片上正是第二个抗大5分校部分学员的合影。他们来自于五湖四海,和新四军其它六所分校计2.8万学员一起,在革命熔炉中锻造,“为正义、为自由、为民族的与社会的解放战斗到底!”
|